王秦遇刺,漢地群龍無首,這是天賜良機,劉鼎趁此時發兵伐漢,順應天時,唯一讓黎輝覺得美中不足的是劉鼎只肯出十萬兵。
相比之前進攻舊楚時,出兵二十多萬,這點兵力讓黎輝覺得寒酸。
要知道,從細作傳回的情報來看,王秦麾下各部兵力近三十萬,而且這些兵馬都是這幾年久經沙場的老兵,有豐富的作戰經驗,是精銳之師。
反觀他們蜀國這一方,最近幾年,大多處於和平時期,將士們早就懈怠,唯一一次大型戰爭還被朱繇揍得落花流水,死傷無數,軍心士氣一蹶不振。
這十萬兵,大多都是新徵入伍的軍士,沒有戰鬥的經驗。
黎輝很擔心,他們上了戰場,會不會嚇得尿褲子,不等與漢軍交手就自行崩潰而逃。
“龍潭口的吳崊,心向我蜀國,一直不肯歸降王秦,這次我們伐漢,必須經過龍潭口,派人去與吳崊溝通,讓他借道。”
“並向他許以重利,可舉家入我蜀國為官,最好能讓他將龍潭口交給我們。”
此次伐漢,事關重大。
劉鼎不放心黎輝,所以前期決策,他也參與其中。
將龍潭口歸入蜀國的防務,對於蜀國來說,意義極大。
可是吳崊的態度一直模稜兩可,既不歸降王秦,也不明確表態加入蜀國。
他想在蜀漢之間,左右搖擺,獲取更多的利益。
他的想法幼稚,天真。
王秦不會容忍別人牆頭草的行為,同樣,時間一久,蜀國也會反感。
這次發兵伐漢,如果吳崊不肯借道,或是交出龍潭口,劉鼎絕不客氣。
在龍潭口內,白毦司的細作沒有一千,也有五百,只要劉鼎狠下心來,龍潭口必將徹底歸屬蜀國。
黎輝道:“此次伐漢,我有三點設想,第一,最好的結果,打到萬州,裂漢境一地為我蜀國所有,第二,打到大明城,威震漢境,使漢臣服於我,第三,吞下龍潭口,從此掌握出川要塞,我軍進可攻,退可守,不必再看他人臉色,再仰他人鼻息。”
“只是十萬兵,打到大明城,怕是太難了吧。”
方伯搖頭道。
除非王秦遇刺死了,否則蜀軍想兵臨大明城下,幾無可能。
劉鼎臉皮一抽,“我蜀國本就地小人少,上次一戰,折損太大,這次能抽調十萬兵,已屬極限,那王秦,只以幾萬兵,就可打的武國幾十萬大軍抱頭鼠竄,為何我泱泱上國就不行?”
劉鼎的話令黎輝等人非常慚愧,他們作為武將,不能替國家開疆拓土,與敵制勝,真是愧對身上的盔甲。
黎輝老臉通紅道:“所以,我最大的設想就是打到萬州,最差也要拿下龍潭口,攻到大明城,我並無什麼把握。”
“……”
黎輝之言,令劉鼎非常不舒服,這仗,是你吵著最兇說要打的,可到頭來卻無必勝之信心。
劉鼎心中隱隱有些不妙。
黎輝又道:“老臣還有一個請求,倘若陛下恩准,此戰的把握可多兩成。”
“什麼請求?但說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