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然醒後,立即放棄渡江進攻漢軍的計劃,轉而揮師返回河州,他要用武力收拾逆子項飛。
天下最殘酷的事情莫過於父子相殘。
項家父子自相殘殺,得利最大的自然是王秦。
王秦不費一兵一卒,使江北無暇南顧,他可以集中力量專心對付麻一誠和寧中次。
梁國的局勢,成了東英海、曹伍陸的心頭刺,本來等麻一誠攻破大明城,他們就可以對朝廷有交代,使財閥們繼續支援伐梁。
但如今麻一誠在大明城慘敗,二十多萬精銳,死傷殆盡,雖然武軍人口龐大,隨時可以再徵調一支軍團赴梁參戰。
但是想要徵軍,就必須得到四大財閥的同意才行,名義上武國的百姓屬於朝廷,實則都是在財閥們的掌控中。
沒有財閥們的同意,東英海根本徵不到一個兵。
如果麻一誠、寧中次在梁國,不斷取勝,能給財閥們帶來巨大的利益,那麼,財閥們自然舉雙手支援伐梁,並從各自的地盤上徵調壯丁送往梁國參戰,以獲取更多的利益。
可是現在,前後四五十萬兵力折損在了梁國,死了這麼多人不說,還耗費了巨大的輜重。
雖然武國為了吞併天下,儲存了龐大的輜重,但也經不起幾十萬人沒有希望的消耗。
王秦在梁國的強勢崛起,實力逐漸強大,如今更是積蓄力量,準備反擊,驅逐武軍,收復失去的地盤。
此刻,是武國與梁國最關鍵的時刻,如果武國在這時放棄增援麻一誠和寧中次,多年的籌備,幾代人的心血,都將毀於一旦。
東英海不甘心,如果真讓王秦擊退武軍,收復東部及三島,那他東英海就會成為天下人的笑柄。
要知道,東英海一直都是自詡為武國最傑出的丞相,誓要帶領武國稱霸天下,只是現實太殘酷了。
海京。
東英海和曹伍陸聚在一起,商談越城局勢,兩人一籌莫展,以麻一誠、寧中次現在的兵力,想在梁國有所作為,是不可能的。
不光是兵力問題,最重要的是輜重,幾大財閥因為不看好伐梁,轉而縮減給梁國的武軍的輜重,他們開始轉移重心,決定要主攻方向放在雲國。
川芳聖和鮮麗族的李成金在雲國不斷取勝,如今佔據了雲國一半的領土,無數部落紛紛歸降李成金。
李成金已經決定稱帝立國,並向武國遞交請求冊封的文書。
李成金希望由武國冊封他為皇帝,他的國家從此成為武國的藩屬國。
幾大財閥聞訊,當即同意,透過傀儡皇帝武晉,頒佈旨意,冊封李成金為皇帝,國號大箕。
李成金接到武國的冊封,興奮異常,當即改平城為平都,並於平都登基稱帝,當了皇帝的李成金,不改『舔』狗本『色』,一面封川芳聖為大萁國師,一面尊稱武國是自己的上國,還對外宣稱自己擁有武國血脈,他的祖上其實是武國人。
此言一出,令鮮麗族人非常不滿,他們不恥李成金的『舔』狗行為,卻享受武國人撐腰時那種狐假虎威的感覺。
大萁使雲國一分為二,北方局勢因為李成金而攪的天翻地覆。
李成金不滿足於只佔據半個雲國,雲國地緣遼闊,但多是草原,一到秋天,肥沃的草原就將枯黃一片,無數生活在草原的人,就將為糧食而發愁。
近年,雲國與趙國、魏國的關係還算融洽,雙方互通邊市,使得雲國百姓勉強可以獲得物資過冬。
但今年,李成金造反的同時,不斷縱兵搶掠趙國邊境,使得趙國皇帝石霖非常惱火,他下令關閉邊市,並向北增兵威懾,防止李成金突然入侵,即便這樣,李成金的軍隊仍不時的越境洗劫。
去年冬季,在梁國的武軍因為得不到輜重過冬,東英海便向石霖提出結盟的請求,石霖同意的同時,提出由武國出面,約束李成金的軍隊在趙國邊境劫掠,只有這樣,趙國才願意輜重補給梁國的武軍。
那時的東英海,在武國朝廷仍具有相當龐大的權勢,由他出面,自然能令李成金有所收斂。
但過去的這段時間,麻一誠的慘敗,令東英海的威望和權勢遭受重創,李成金為了大萁順利過冬,又打上了趙國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