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萬武軍且戰且退,梁軍奮力衝殺,一路上,留下了無數屍體。
廢墟的平鄉外,神衝兵團的大本營正在遭受周舒和張貴帶兵衝擊,森明指揮兵馬,進行抵抗。
礙於兵力的限制,周舒和張貴實際上並不能對武軍大營造成實質『性』重創。
只是周舒善於謀劃,他命幾千兵馬多豎旗幟,營造出上萬兵馬的聲勢,加上張貴在另一側配合,不清楚虛實的森明,著實被嚇壞了。
這才連忙派人向寧中次彙報。
當寧中次帶著兵馬退到平鄉,平鄉激戰正酣,寧中次立即將兵馬分為兩部,在後方抵擋梁軍的繼續抵擋,退在最前方的立即進攻圍攻大營的梁軍。
兩軍陷入了一場大混戰。
這場戰鬥又持續了兩個多時辰,王秦才下令停止進攻,轉而開始收攏兵馬。
以當前的局面,梁軍想要徹底擊垮神衝兵團,是不可能的,最好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
與其繼續折損兵力,不如鳴金收兵,再做圖謀。
寧中次見王秦有意收兵,當即下令收縮兵馬,退回大營。
森明弘毅等人紛紛請求追擊,這一戰,雖是平手,但是梁軍佔盡上風,在戰鬥的最後,梁軍幾乎是壓著武軍狂揍。
這讓無數武軍士兵感到不可思議,信心受到極大的挫折。
他們擁有最精良的兵甲器械,受過最良好的軍事訓練,本應是戰場上所向披靡的天之驕子,可如今卻被一群倉促集結,新舊摻雜的梁軍打的懵比,傳出去,怕是他們自己都不相信。
寧中次拒絕了諸將追擊的請求,在同王秦的交手過程中,他發現王秦用兵極其老辣,絲毫沒有初出茅廬的影子。
這難道就是天賦?
這個小子天生就是個帶兵打仗的好材料?
寧中次內心有些絕望。
他知道,即使趁王秦退兵追擊,也不會佔到便宜,只會白白損失兵力。
另一邊,王秦在撤軍的過程中,擔心寧中次會追擊,所以,撤退的過程非常緩慢,隨時準備應戰。
兩軍在這一戰中,都沒有討到太大便宜,兵馬倒是折損了不少。
但是梁軍英勇無畏的搏命精神,給了這群自視甚高的武軍,一個狠狠的耳光,讓他們再也不敢輕視梁軍。
在此前,寧中次和許多武軍將士,都認為他們之前的慘敗,是因為自身原因,或是其他原因,讓梁軍走了狗屎運,才得以斬獲勝利。
但自此戰後,神衝兵團,再也不敢輕視梁軍,有些決勝的因素,並不取決於兵甲器械或是兵力多寡,更多還是在將士的意志力和精神上。
回到大營的王秦立即命令清點損失,他同寧中次不謀而合的進攻,使這一戰打的相當慘烈。
“大人!李隼將軍,重傷不治,剛剛去世了。”
一名將校急匆匆的來報。
王秦正盯著兩軍對峙圖思考,聽到李隼死亡的訊息,頗感詫異。
“這個倔老頭,怎麼會?”
王秦驚訝道,撤軍的過程中,李隼還保持著一副進攻姿勢,絲毫看不出哪裡受傷了。
將校答道“在和坂垣廝殺中,李隼將軍就已經受了傷,後來進攻武軍,李隼將軍又衝在最前線,體力過度透支,大夫還說……”
王秦擺擺手,示意他不必再說。
打仗總會死人的。
王秦心裡安慰自己,上次是高升,這次是李隼,下次說不定就是自己。
戰場上,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
“命人厚葬李隼。”
王秦傷感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