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安。
“大人,您有白髮了。”
周舒站在王秦背後驚訝的發現王秦的頭髮中生出些許白絲。
“是嗎?”
王秦心中波瀾不驚。
自從嘉州港大敗蒲華後,他每天所需要處理的事情越來越多,所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如今上至朝堂,下至黎民百姓,都將戰勝武國的希望放在他的身上。
這讓王秦倍感壓抑。
他的東南軍,勉強招募了一萬東南地區的兵卒,以及蠻族兩萬人,加上他原先的兵卒,總算湊出了七萬人。
而在斜城的龍治高升部,還有兩萬兵馬。
如果加上追擊程景的韓德,東南軍是有十萬兵馬。
但由於多是新卒,戰鬥力方面參差不齊,戰場之上的配合沒有默契度。
這樣的軍隊,即將面臨,擁有兵力相差無幾的寧中次大軍的進攻,勝算渺茫。
為此,王秦日思夜想,苦思應敵之策。
斜城方面派來了求援,說是寧中次率兵復仇,來勢洶洶,斜城和平鄉的守軍壓力極大。
寧中次得到五萬生力軍補充,信心大增,為了復仇和挽回聲譽,他選擇了激進的手段。
寧中次命令麾下的將士,無論途徑何地,但凡有人煙之地,一律屠殺乾淨,洗劫所有財物,然後焚燒。
這項軍令一下,武軍兵卒歡呼雀躍,他們可以盡情釋放心中的魔鬼,為所欲為。
東部一帶的百姓舉家逃竄,躲避武軍士兵的屠殺,原本富饒安定的東部,變得烏煙瘴氣,赤地千里。
到處都是斷壁殘垣,累累白骨,走上百里,不見人煙。
千溪鎮和越城成了百姓們逃難的首選,一處是兇名赫赫的楊明坐鎮,另一處是皇帝朱繇坐鎮。
武軍儘管強大,但也攻不破這兩處地方。
可是讓百姓們失望的是,楊明和朱繇根本不同意這些逃竄的百姓進城。
他們穿過武軍的包圍圈,來到城池之下,乞求大開城門,讓他們暫避。
這在楊明和朱繇看來,就是一個陷阱。
武軍怎麼會好心放這些百姓,平安的抵達城池之下,他們的目的一定是為了在其中安『插』『奸』細。
只要這些『奸』細混進了城,便可與外面的武軍裡應外合,奪取城防的控制權,繼而攻破堅城。
但是不允許百姓們進城,楊明和朱繇的名聲將徹底遺臭萬年。
楊明無所謂,他本是大楚皇室,如今為了保全『性』命,投降朱繇,替朱繇賣命,名聲已經爛大街,再爛又能爛到哪去?
可是朱繇不同,他是一國之君,得位本就名不正言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