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黃臉精覆滅一日後,王秦率領三千人馬,已經奔赴至北渡,持柯巴的大將軍令,準備渡江南下。
朱大山是三個千夫長之一,讓朱大山頗為鬱悶的是,前不久,王秦還只是他手下的一名百夫長,如今已經爬到他的頭上指揮起他來了。
胡森更鬱悶,他成了一名最低階計程車兵,不僅朱大山成了上級,連王秦也成了他上級的上級。
另外兩個千夫長,也圖和餘帆,皆是柯巴手上最精銳的兩支千人隊的千夫長。
名義上雖然是由王秦率領,可實際上,朱大山、也圖和餘帆都是身經百戰的將官,經驗豐富、資歷深厚。
各自麾下的將士亦對其極為推崇信服,所以,王秦根本插不上手,或者說根本不需要他操心。
只需要王秦跟著一起走即可。
唯一讓王秦覺得有些存在感的是,丁富、張貴等人時不時的過來請示。
王秦還特意將周舒、杜樵兩人調到身邊呼叫。
軍隊就是如此,講能力的同時,還需論資歷,人脈,關係遠近,出身……
也圖和餘帆打心眼裡不服王秦,但他們知道王秦受命於柯巴,若是公然和王秦唱反調,就等於是不給柯巴臉面。
因此,他們採取冷戰策略,將王秦晾在一邊不予理會,各自將份內事做好,不給王秦有刺可挑。
身為軍隊的統帥,受到下屬的排擠,王秦這個統帥當的很憋屈,但一時之間也沒有很好的處理辦法,只能選擇暫時隱忍。
虎城外,楚軍大營。
中軍帳內,朱繇正在閱覽柯巴遣人送來的信函。
讀完後,朱繇的眉頭已經擰成了川字。
“武國人無孔不入,真是越來越猖獗囂張了!”
朱繇惱火道。
“可惜建忠不在我身邊,否則必有良策助我。”
朱繇想了想,苦笑自語。
曹建忠被朱繇打發去泗州聯絡舊部張劍,勸說張劍響應朝廷大軍起兵。
到時,兩路大軍夾擊範閒,可以最快速度結束戰亂。
曹建忠離去已有一段時間,但一直沒有音信回覆,朱繇對此並不擔心,他相信曹建忠蠱惑人心的本事,一定能將張劍說動。
至於到現在一點動靜都沒有,朱繇猜想,曹建忠一定是在謀劃大事。
因為一直以來,曹建忠在朱繇身邊,都是靠一張嘴皮子混飯吃,並沒有太大建樹。
唯一的功勞就是堅定了朱繇取楚室而代之的信念。
就憑這點功勞,等到朱繇日後成就霸業,是得不到什麼好封賞的。
曹建忠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既不是能征善戰的將才,也沒有濟世安邦的能力。
唯一的特長就是會扯,能將死的說成活的,活的說成死的。
他必須最大限度發揮自身這一特長,為自己謀取更多的利益。
來到泗州後,曹建忠立即求見了張劍,對其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講述利害關係,張劍聽的頭很痛,恨不得立即帶兵響應朱繇。
曹建忠見張劍願意聽從大都督的號召,內心狂喜但面無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