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輝城,榮耀與恥辱共存。
昔日的榮耀,今日的恥辱。
黎輝率蜀軍趁夜突圍,倉皇而去,留在城內的是數萬骨瘦如柴的俘虜。
在決定突圍離開前,為了防止這些俘虜暴動,與外圍的楚軍裡應外合,蜀軍就斷掉了俘虜的口糧供應。
幾萬俘虜沒有食物果腹,個個餓的眼冒金星,兩腿發軟,全都躺在地上一動不動,以減少身體能量的消耗。
當楚軍進入光輝城後,見到幾萬餓的骨瘦如柴的俘虜,嚇了一大跳。
負責後勤的兵士趕緊熬粥,蒸饅頭。
再次喝上白米粥,吃上軟軟的饅頭時,幾萬俘虜,全都眼泛淚花。
原來,能吃一頓飽飯,是這麼的幸福。
戰爭告一段落,原本的敢死營,將要全部發配去南方充軍。
王秦因為臉上沒有刺青,負責檢查的軍官放過了他,這一次,王秦終於成為了一名真正計程車兵。
張淼沒有那麼幸運,臉上猙獰的死字,意味著他必須前往南方充軍。
“三水叔。”
王秦看著張淼,很是不捨。
這些日子來,張淼對他的教導,令他獲益匪淺。
兩人算是亦師亦友。
“分別是為了更好的重聚,下次相遇時,不知會是何年何月,但我希望再見到你時,你已經一展心中所長,實現理想與抱負。”
張淼語重心長。
“三水叔,我不會讓你失望,亦不會讓自己遺憾一生。”
王秦堅定的說道。
然而,原本要去南方充軍的死囚重犯們,沒等到出發,淮京的旨意就發來,命令各路兵馬,凡不屬於朝廷正規軍的兵卒,全部卸甲,前往北方的河州集結。
皇帝的命令,令人摸不著頭腦。
難道是趙國打來了,需要他們前往北方抵禦?
可卸甲是什麼意思?
直到宮中有人透露,皇帝要在河州一帶修建長城,將趙國的四十萬鐵騎阻擋在國門之外。
訊息一出,不亞於一場十級大地震。
兩百萬民夫,哀聲怨道,就連空氣中瀰漫的都是對皇帝的不滿。
王秦被編進了正規軍中,不在修建長城的民夫之列,卻要負責押送民夫去河州。
百夫長是一個一米九的大高個,名叫黃華,為人熱情豪爽,但骨子裡卻是冰冷無比,被他殺死的敵人數量,不亞於三十人。
可以說,黃華能夠擔任百夫長,完全是靠軍功打拼出來的。
黃華率領的百人隊,負責押解三千民夫前往河州,等於每個人看押三十人。
兩百萬的民夫,就需要近七萬士兵押送。
為何押送?
當然是擔心這些刁民逃跑或是犯上作亂。
近年來,楚國各地都有百姓聚眾作亂,奈何他們實力不濟,全都被楚軍鎮壓。
數十年前,趙國無力抵擋雲國騎兵,耗費大量的民力物力,累死了近十萬民夫,才在北方修建了二十萬裡的長城,迫使雲國騎兵不能大規模南下。
但後來,趙國發現,即使有長城在,雲國騎兵雖不能大規模南下,但還是肆無忌憚的犯境。
往往幾十個騎兵,便能洗劫一個上千人的村莊。
邊境百姓,因此開始南遷,不敢在北境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