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漢末之奇謀 > 第四百一十五章 與蔡邕的長談

第四百一十五章 與蔡邕的長談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我在北宋吃軟飯 世子橫行天下 大秦:開局忽悠嬴政造反 最高潛伏 新刺客列傳 瘋宋 三國之劉備崛起 大唐逍遙小神醫 冒牌韓信 我大梁太子,絕不登基 水滸之亂世風雲 大秦:開局覆滅十萬匈奴 最強特戰教官 喜羊羊與灰太狼黎明 史上:最強二世祖 我在古代的種田大空間 帶著系統修歷史 大隋生存攻略 三國袁耀傳 醫館笑傳之我就是衙內

雍和十年的八月,姬溪受封秦王,隨之,姬溪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大漢第一國賊。曹操,孫堅,劉備三人早已稱王,可天下人對此三人的辱罵遠不及姬溪。很奇怪不是嗎?但這卻是真實存在的。或許天下人覺得,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稱王,與在天高皇帝遠的地方,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吧。

姬溪受封之後的第一件事情,是搬家,他將自己的家搬到了洛陽,家人們都跟著姬溪遷往了洛陽,除了姬昀,呂淺,寒衣例外。將姬昀一家人留在長安,倒不是因為姬溪還在惱怒姬昀的自作主張,而是因為長安乃至關中需要有一個人坐鎮,而這個人,還有比姬昀更合適的嗎?

長安的朝廷,依然還在,卻已經成為了姬昀的一言堂,大小事務,全由姬昀一人做主,有不從著,不論是誰,具殺之。

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朝堂籠罩在一片陰霾之內,上至天子,下至朝臣,無不膽戰心驚,噤若寒蟬。在這個過程中,死者無數。最終,還是要臣服於姬昀的鐵血,無他,姬溪離開長安的時候給姬昀留下了十個旅的兵力。

過程中,阻礙還是有的,最大的阻礙來自於吏部尚書蔡邕,這個已達古稀之年的老頭,對大漢的拳拳之心日月可見,他抱著必死的決心找到了姬昀。

姬昀誰都敢殺,卻不敢對蔡邕不敬。實在是因為蔡邕和姬家的關係實在太深,他的女兒蔡琰是姬月的好姐妹,他的女婿是呂春是姬溪的莫逆之交,他的學生姬蔓是姬昀的親姐姐,便是姬昀自己,之所以能有現在的成就,蔡邕當年的諫言居功至偉。

有這層層的關係在,面對蔡邕,姬昀也實在沒有什麼好辦法。好在姬昀堅信一個道理,那就是隻要肯下功夫,這世間沒有辦不成的事,沒有說不通的人,當然也不會有達不成的共識。

所以,姬昀沒有迴避蔡邕,而是選擇和蔡邕坐而論道。

一杯香茗,兩人獨坐。

姬昀:“先生可知,陛下外連曹魏,險些葬送了大漢四百年江山。”

蔡邕:“陛下受奸臣矇蔽,然終歸是天子,爾等所為,與叛賊何異?”

姬昀:“陛下勤政愛民,乃國之聖主,我姬家甚敬之,絕無反叛之心。”

蔡邕:“哼,你大哥封王,你獨斷朝綱,不是國賊又是什麼。今日老夫前來便是要勸你,天道有常,輪轉不住,莫要逆天行事,成千古罪人。”

姬昀:“先生錯了,是非功過,自有史官留筆,後人評判,我姬家問心無愧,乃順天而行。”

蔡邕:“狡辯。這便是你姬家的態度嗎?”

姬昀:“先生莫急,且聽學生細細道來。”

蔡邕不說話,目光炯炯的盯著姬昀。姬昀淺笑,緩慢而堅定的繼續道:“今日之陛下好似商之太甲,有強國之志,有安民之心,有宏圖壯志,想獨攬乾坤。然,思慮不周,目光短淺,非我姬家霸道,實因天下四分,梟雄並起,眼下戰火雖熄滅,久之必亂。先生捫心自問,若無我姬家,若無我大哥姬溪,可還有大漢?”

蔡邕:“天下大亂,首在人心喪亂,便是因為如你姬家者太多。哼,自詡以天下為己任,實則都是為了一己之私。”

姬昀:“先生當知,數年來我大哥一直身負國賊之名,其聲名狼藉比之董卓尚有過之,而其權勢卻勝出董卓不知凡幾。我大哥若反,誰人能擋,可我大哥是若何做的,我姬家又是如何做的。數年來,我姬家可曾迫害過任何一個忠臣,我大哥的多次讓步先生應該都看在眼裡的。試問天下,誰能在我大哥的位置上還能如此忍讓。我大哥忠於漢室,天地可表,先生何以以偏概全。”

姬昀的話,說的是事實,數年來,姬溪的多次讓步蔡邕都是看在眼裡的,蔡邕不是不講理的人,所以他無從反駁。而後態度有些緩和,說:“那何不再人上一次呢?陛下年輕氣盛,雖有過錯,多加指勸導也就罷了。”

姬昀:“先生還不明白嗎?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能打消陛下疑慮的唯有我姬家交出兵權,可這樣做,後果是什麼呢?先生但凡能找出一人代替我姬家,學生可替大哥做主,即刻交出兵權,全家歸隱。不瞞先生說,學生早已物色好了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做夢都想著和一家人去那裡悠閒度日啊。”

蔡邕才不相信姬家會歸隱呢,不過他相不相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確實想不出誰能頂替姬家,並隨之領悟到一見至關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沒有姬家,大漢隨時可能會傾覆。

不可調節的矛盾赤裸裸的浮現在眼前,姬家交出兵權,大漢必亡,姬家不交出兵權,大漢是姓劉還是姓姬呢?

察覺了蔡邕的徘徊,姬昀說:“先生,除了相信我姬家,大漢還有別的出路嗎?”

這是一個問句,但姬昀卻說的非常篤定,而事實也確實如姬昀所說的,當今天下,能匡扶社稷者只有四人,姬溪,曹操,孫堅,劉備,而與其他三者相比,顯然姬溪是最合適的。

蔡邕沉吟良久後才問:“相信?你讓老夫,讓大漢如何相信?”

姬昀深吸口氣,方才鄭重的回答:“先生,你只能相信,大漢,也只能相信。”

聞言,蔡邕久久無言,對這個回答顯然是不滿意的,但細想想,除此以外,又能得到什麼回答呢。

蔡邕心灰意冷的離開了姬府,自此後,再也不過問姬昀在朝堂上的所作所為,而自那以後,姬昀的手段也逐漸的變的緩和,他開始用自身那無雙的智謀來溫水煮青蛙,將大部分的精力放在瞭如何將國家發展壯大上。

在姬溪離開長安前,曾與姬昀徹夜長談,最終決定,自此後,姬溪不再過問政事,全身心的發展軍事,而政事,全部交由姬昀來做,並且,姬昀將呂春也帶離了長安,於是,長安再也沒有能夠掣肘姬昀的力量,可以由的姬昀大刀闊斧的改革。

喜歡漢末之奇謀請大家收藏:()漢末之奇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