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豐:“那麼,若以行軍打仗論,四者高下幾何?”
劉協:“太傅經年累戰必勝,當站鰲頭,次者曹操,再次孫堅,最次劉備。”
田豐:“若罷黜了太傅兵權,縱觀朝中,何人是曹孫劉三者敵手?”
聞言,劉協和楊修有些色變,楊修介面:“此時或許沒有,但日後必有。”
田豐:“曹孫劉三者稱王,其野心已然昭然若揭,關中若有變,必然傾巢來攻,沒有任何僥倖,又哪來的日後?”
楊修:“或可將軍權剝離出一部分,交由陛下遣將執掌,一來可保關中無虞,二來可制衡姬溪。”
田豐:“謬論,臣聞上下一心,方有全力。若行此舉,豈不是自相離間,自斷手腳,德祖,你的心亂了,且三思而後言。”
聞言,楊修一滯,有些羞愧,想要反駁但定神一想,卻找不到任何反駁的理由,且驟然發覺,原來問題的根源竟不是出在姬溪身上,而是因為遍觀朝中,竟找不到第二個姬溪。
這時,田豐給出了總結:“太傅乃國之柱石,不可動也。即便要動,也必須等到天下一統,萬民歸心。”
楊修忍不住的說:“且不說姬溪能不能做到,若然真的做到了,只怕到時候為時晚矣。”
田豐不語,似乎也頗為無奈。
楊修在發完這句牢騷後,也沉默不語。
良久,劉協嘆道:“田先生直言,令朕醍醐灌頂,若非田先生之言,朕險些自掘墳墓,誤了國之大事,請受朕一拜。”
田豐自然不敢受,當即跪下連聲謙讓。劉協親手扶起田豐,君臣不免唏噓。
劉協又問:“那依先生之諫,朕當如何處理此事?”
田豐早有決斷,是以當即回道:“臣認為,陛下當全力施恩於太傅,為太傅掃除所有障礙,踏平所有不平的聲音。”
劉協嘆了口氣,說:“朕明白了。你們回去休息吧,明日朕自有決斷。”
楊修和田豐拜辭離去,臨華殿中,劉協獨坐案臺,為自己斟了杯酒,仰頭喝下,久久回味,自言自語道:“大哥,你可能不知道,我當真希望當年你便取我而自立,倒省卻了我現在許多煩惱,形勢使然,天意使然,奈何,奈何……”
喜歡漢末之奇謀請大家收藏:()漢末之奇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