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下的目光全部關注在曹『操』和袁紹的決戰,大家都知道,此戰曹軍若是能先一步消滅袁紹,則自此後曹『操』獨得原,成為諸侯的霸主,便是姬溪也只能屈居次席。
沒有人看好曹『操』,曹『操』似乎註定要退出時代的舞臺了,然而,戰爭實在太過千變萬化,短短几日間,局勢再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變數來自關。固若金湯的八百里秦川,竟然被攻破了。
先是徐榮被關羽斬落,重傷垂死,昏『迷』不醒,軍隊沒有了主心骨,便自然而然的出現了『亂』象,雖有姬淵,黃忠,趙雲等人在那裡壓陣也無濟於事。
徐庶又怎會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即刻巧設連環計,漢軍四面出擊,硬生生的將關軍『逼』近了河西走廊。
之後,徐庶分出七萬兵馬將河西走廊的出口牢牢堵住,不為殺敵,只為困敵,令姬淵等人的十餘萬兵馬不得回返。如此一來,關的守備便只剩下第五師和第六師合計五萬兵馬了。而秦川至長安,一片坦途,根本無險可守。
自姬溪入主關以來,關從未遇到過這般強烈的危機,此次危機,甚至當年姬溪失蹤時還要危險。
朝堂一片『亂』象,呂春再次挺身而出,一方面拍快馬分三路,分別通知南陽賈詡,洛陽姬昀以及虎牢關姬溪,同時,即刻彙集
此一去,明眼人來看無疑是忌憚碰石頭,純碎是去找死,要知道,敵軍可是有十五萬大軍正在向長安急速移動的。五萬對十五萬,且是在無險可守的情況下,誰都知道這是一場必定會輸的戰鬥,而輸了便等於死。
這一點,呂春是知道的,他也確實是報著必死的決心去的,不止是他,全軍五萬兵馬全都知道此去必死,但卻無人退縮,也退無可退,這不是在外征戰,在外征戰及時敗了還可以回家,可現在呢,關是全軍將士的家,在自己的家裡敗了,哪還有什麼退路呢?
臨行前,蔡邕對呂春說:“大丈夫死得其所,無須有後顧之憂,去吧。”
蔡琰對呂春說:“你若死了,我絕不獨活。”
姬月對呂春說:“你若死,元狀和淺淺的孩子,將姓呂,傳你衣缽。”
呂春慷慨赴死,領軍而去,此一去,必須要為姬溪爭取到最起碼十日的時間,只要姬溪能夠及時趕回長安,則關無憂,己方這五萬人也算是死得其所。
誰能料到,敵軍根本沒有留給長安十日的時間,呂春出征僅五日,咸陽卻淪落了,原來敵軍竟走了姬溪當年的老路子午谷,三萬兵宛若天降,只用了一夜的時間便攻佔了咸陽,而此時,呂春已經在咸陽以西一百五十里的地方和劉備親自率領的十五萬大軍交了手,根本抽身不出。
咸陽距離長安不過五十餘里,是以訊息很快便傳到了長安。劉協立刻召集了長安城內的武百官建章宮議事。
朝會,劉協面『色』不改,從容不迫,以一股遠超其年齡的沉穩氣度問:“咸陽已丟。賊子呂布領兵三萬不日便達長安,諸位愛卿可有退敵之策?”
一名叫黃正的議郎立刻義憤填膺的站出來,張口斥道:“姬溪誤國啊,其狂妄自大輕敵太甚,已至今日之危,陛下當治姬溪誅九族之罪啊。”
聞言,滿堂臣工具皆面『色』怪異的看向這黃正,目光宛若在看著一個死人。
劉協的面『色』陰沉,喝道:“來人,推出去斬?朕要的是退敵之策,不是『亂』嚼舌根,再有胡言『亂』語者,皆斬。來啊,持我天子劍立於殿。”
這般殺伐果斷,在劉協的身還是很少見的,雖讓臣工們有些不適應,但效果卻很好。
滿堂臣工立刻噤若寒蟬,許久沒有人敢開口。之所以不開口,大部分人是因為怕開口出錯乃至步了黃正的後塵,另外一小部分卻是非常想要開口可是卻不知道該說什麼,因為他們根本沒有什麼退敵之策。
良久,無一人發言,劉協兀自面不改『色』,可心裡卻已經如同熱鍋的螞蟻,劉協忍不住的再想,難道自己將再次步入董卓的魔爪嗎?或許,他還會忍不住的想:我貴為天子,難道此生註定要受權臣擺弄,先是董卓,再是姬溪,還要有個劉備?
人的思想啊,向來是因勢利導的,或許,這是人的本『性』吧。
然而,卻很少有人能夠認清自己的本『性』,人們啊,總是不自覺的將自己往好的方面想,趨利避害,似乎是人的本能,殊不知,趨利避害,乃是原始的罪。
沒有人知道劉協在想什麼,他或許認同黃正或許不認同,然而在現今來說,認同或者不認同都無關緊要,眼下的當務之急是,保長安五日不失。然而,誰又能保長安五日不失呢。
見滿堂臣工噤若寒蟬,劉協不得已而問:“蔡尚書,可有良策?”
問的是蔡邕,得到的回答是蔡邕跪地俯首不起,顯然,蔡邕無計可施。
劉協問黃琬、問種拂、問淳于嘉、問馬日譂、問李肅、問華歆,問等等,具皆如蔡邕一般跪地不起,顯然毫無建樹。劉協問到了六部尚書除去姬溪和呂春外唯一可稱得名將的趙謙。趙謙答:“唯一死耳。”這個回答,看似有一個軍人的壯烈,實則說與沒說一樣。
劉協深深的嘆了口氣,將目光放到了吳震身。吳震,乃第六師旅長,直屬張統。張統率第六師隨呂春征戰,獨留吳震一人率領其旅駐守長安,可以說,此時的吳震,乃是長安城內的軍事最高統帥。
不管這麼說,吳震是姬溪的部下,所以劉協自然而然的將最後的希望放到了吳震的身。劉協認為,吳震縱使沒有退敵之策,也應該做出最起碼的表態,必定會視死如歸。然而,事與願違,吳震卻說:“漢劉備,乃陛下之皇叔也,陛下不應以之為敵,當為社稷之臣也,末將斗膽請命,請陛下開啟洛陽城門,迎劉皇叔入長安,匡扶社稷,此乃蒼生之福分也。”
喜歡漢末之奇謀請大家收藏:()漢末之奇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