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過,手上雖然有了兵馬,但姬溪卻並不高興,劉虞,張燕,張揚的聯合,坐實了姬溪和呂春的猜測,各鎮諸侯的歸順確實是個局。
李傕郭汜想必已經入了局,慘敗近在眼前,自己雖然沒有入局,但此刻也面臨著劉虞,張揚,張燕的合圍,唯有渡河西去一條路可走。
五萬人渡河,可不是件事,稍有不慎,就是個全軍覆沒的下場,所以,姬溪不敢妄動,他連河邊都不敢去,他只能選擇守住河西郡城,以待時變。
姬溪有五萬兵馬,三鎮諸侯雖然加起來有近八萬兵馬,但想要攻進來基本上沒什麼可能,所以,城外的敵軍姬溪不怎麼擔心,他擔心的是城內,因為,城內的糧草不多了。
趙茛果然給姬溪使絆子了,而他使絆子的方法,便是斷了姬溪的糧草供給,要不是姬溪在出發之前就提防著這一點,所以愣是攜帶了多出計劃中一倍的糧草,只怕早在半個月之前就坐吃山空了,而及時這樣,姬溪還剩下的糧草也只能維持半個月,若是半個月後還不能找到機會突圍渡河,那麼等待姬溪的,絕不是什麼好下場。
對此,姬溪知道,劉虞,張揚,張燕也知道,是故三人只圍不攻,擺明了是想耗死姬溪。
此時的姬溪,看似只有兩條路,要麼投降,要麼等死,然而,姬溪在擔憂之餘卻又堅信自己還有第三條路,那就是,自己能熬過劉虞三人,讓他們主動退兵。
這想法聽起來有些方夜譚,然而姬溪卻絕不是無的放矢。
那夜與呂春的一夜商談,今日的這般情況已在預料之中,既然預料到了,自然已經將之分析的十分透徹。
當時的姬溪覺得,若是遭到圍攻,那邊唯有選擇背水一戰,強行渡河,能帶回多少兵馬就帶回多少兵馬。對此,呂春給出了不同的意見,他認為,若諸侯歸順過著是個局的話,那麼設局者,其意決不在關中,而是在於中原群雄的地盤。
為什麼這麼呢,具呂春分析:明面上看設局者是要除掉董卓,匡扶漢室,然而在這人心喪亂的時代,有這種心思的人只怕太過少見,便是設局者真是這個心思,那麼他也無法用此來服各鎮諸侯。所以,設局者定然不是要匡扶漢室,而是別有用心,這是一定的。而此人為什麼能服各鎮諸侯呢,唯一得通的便是,答應他們入關之後平分雍涼二州或者令許各鎮諸侯些別的好處。可這樣一來,矛盾就出現了,設局者設了這麼大一局,難道就是想瓜分些關中的土地嗎?這麼點利益,或許能讓一些諸侯動心從而趨之若鶩,但卻絕對不是設局者的格局,他所謀求的,必然極大。
他是想謀取整個關中嗎?不大可能,因為這樣一來他便相當於戲耍了各鎮諸侯,他所能得到的,只有各鎮諸侯無休止的報復,與他而言,這是自掘墳墓,呂春相信設局者絕不會這麼做,那麼,此饒用心便昭然若揭了,他是要將中原的水攪渾,而後,從中取利。
而現如今,單是自己這路,已經牽制住了劉虞,張揚,張燕,從而幽州幷州具已空虛,想必其他兩路的大體情況應該差不多,這不正是設局者想要的絕佳時機嗎?
妙的是,這個時機稍縱即逝,設局者必須趕在自己在三路兵馬被消滅之前便將自己的計劃完成,否則,一切為時已晚。
所以姬溪艱信,最多半月,劉虞三人就會成為喪家之犬,退兵乃是必然。
果然,只過了七日,城外的三支兵馬具皆大亂,慌亂的拔營後撤,姬溪賭他們是真的亂了,而不是故作惶恐,誘自己出城,是故,姬溪當機立斷的下令,全軍出擊,瘋狂掩殺。
八萬敵軍丟盔卸甲,慌亂逃亡,姬溪趁勢繳獲了糧草輜中無數,及上萬的俘虜。
而後,姬溪片刻不曾耽擱,立刻開始渡河,在所有人都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只用了兩日,不僅全軍渡了河,並且以雷霆之勢攻佔了上郡。
而後,姬溪在安民之餘,派出了大量的探馬,打探下的局勢。
隨著探馬不斷的回來,這下局勢在姬溪的眼中亦逐漸的清晰,而那個設局者,也浮出了水面。這個人,姬溪很熟悉,因為他是郭嘉,這個姬溪百般挽留卻始終留不住的人,如今成了曹操賬下的軍師祭酒,出世第一計,便以下為棋盤,縱橫捭闔,將下英雄戲弄於股掌之間,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一計而助曹操取了兗州,青州,豫州,南陽以及洛陽,硬生生的讓曹操的勢力範圍擴大了數十倍,從一個諸侯中墊底的存在,一躍成為下數一數二的諸侯。而李傕,也在不得已之下,率著殘存的三萬兵馬投降了曹操。
計策出自於郭嘉,但卻另有一人看透了郭嘉的計策,其人乃是袁紹坐下田豐。袁紹佔了姬溪的便宜,乘著劉虞,張揚,張燕三人疏忽的檔口,傾盡全力兵出青州,渡河北上,去了冀州,幽州,幷州三洲之地,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的老巢青州,被曹操攻佔了。不過,相比於廣闊的三洲之地,一個的青州實在算不得什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郭汜這一路,還真沒有看出郭嘉計策的人,可無奈何這個區域裡有一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袁術,這傢伙的腦子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竟然和荊州劉表聯合在了一起,不僅合圍郭汜,又公然違約,向孫堅打去,不得已之下,郭汜挾五萬兵馬歸順了孫堅,孫堅與袁術劉表幹了幾仗,可終究敵眾我寡,不得已之下過了江,開始征戰江東,據探馬報,孫堅基本上是兵鋒所指,所向披靡,取得江東九郡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在這個席捲下的局中,曹操佔據的先機無疑是最大的,其次是袁紹,再者卻是孫堅,而諸如荊州劉表,淮南袁術,徐州陶謙,益州劉焉等輩,要麼做起了縮頭烏龜,要麼是策略不對,使得他們並沒有在這個局中佔據任何的好處,只能謹守城池,再也無法和以上三人爭鋒,且隨時有可能被以上三人吞併。
可以,時事發展到這個局面,已經完全偏離了姬溪所知的歷史程序,姬溪不知道這是不是因為自己的緣故,他也無暇去多想,因為他此時的全部心力都在滅掉呂布這件事上。
姬溪知道,此時的關中,聚集了全下的目光,特別是袁紹和曹操,他們必然是虎視眈眈,之所以遲遲不動手,一是因為各自的勢力剛剛獲得急速的膨脹,他們需要時間去消化,二來,此時已經入冬,在這個時節繼續出兵,無疑是很不明智的。
他們都在等,等著來年開春。
所以,姬溪深切的知道,自己只有三到四個月的時間,若是自己不能在這三四個月的時間內解決掉呂布,那麼自己之前所有的準備不僅付諸東流,且會成為袁紹或者曹操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喜歡漢末之奇謀請大家收藏:()漢末之奇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