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呂春在確定姬溪已經沒有生命危險之後,便快馬趕到函谷關,其時,董卓正欲起行前往長安。
前文已經過,呂春有個表妹嫁於董卓做妾,有這姻親的名分在,呂春很輕巧的見到了董卓。
呂春向董卓具言姬溪在藍田發生的事情,全篇沒有任何作假。
董卓怎麼也沒有想到,就那麼短短的一個時辰,姬溪竟遇到了那麼多事情。
當聽蔡邕攔路大罵姬溪和自己具為國賊的時候,董卓惱怒異常;當聽姬溪當機立斷的將蔡邕拿下並以自己的名義向百姓示好的時候,董卓由衷的高興並感嘆;當聽姬溪遇刺的時候,董卓大為震驚;當聽姬溪中毒的時候,董卓更是心疼的色變;當聽姬溪有驚無險的時候,董卓才放下心來。
後,董卓:“知我者,桓德也;護我者,桓德也;忠者桓德,義者桓德,桓德與我,雖非親生,勝似親生,咱家有子若此,心安也。”
呂春適時的:“臣之所以急趕來見相國,亦為姬將軍所使。姬將軍初醒,便憂心相國聽聞藍田之事後發雷霆之怒,下令斬殺蔡邕,故使我火速前來諫言。”
董卓喝道:“蔡邕匹夫,辱我父子太甚,依咱家看,那些刺客也是蔡邕指派,其人如此狼心狗肺,焉能不殺,不但要殺,咱家要滅其九族,以雪吾子生命垂危之恨。”
呂春:“姬將軍之憂慮,正在於此。”
董卓:“文封何意?莫非桓德還要替蔡邕匹夫求情不成?”
呂春:“姬將軍又何嘗不想將蔡邕匹夫千刀萬剮,然,思及相國大業,故囑咐在下,必要死諫相國,萬不可魯莽行事?”
董卓不明所以,便問:“桓德何意?”
呂春:“姬將軍言,得下者,先取民心,蔡邕雖惡,然久負盛名,門生故吏遍佈下,今若殺之,圖逞一時之快而已,卻失下士子之心,得不償失。而若不殺,反而厚待,那麼,下缺如何做想?”
董卓也不是笨人,接道:“下人會,咱家寬宏大量,任人唯賢?”
呂春:“然也。”
董卓又問:“可若是放了那匹夫?他再生惡言又該如何是好?”
呂春笑曰:“便是放了,蔡邕的性命也盡在我手,他什麼話,做什麼事,我等不想讓外人知道,外人如何得知?”
董卓:“大善。只是如此一來,太過委屈我兒啦。”
呂春:“姬將軍請相國切勿以些許傷掛懷,為人子者,自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況且此番逃脫性命,怎麼算都是合算的買賣。”
董卓大喜,賞賜了姬溪諸多寶物藥材讓呂春帶回,並讓呂春帶話姬溪,蔡邕之事,全憑姬溪做主。
呂春出了函谷關,便往回趕,在姬溪醒來的第二日,便趕回了藍田縣。
見到姬溪,具言函谷關之事,姬溪聽罷,笑:“文封也挺能忽悠的嘛。”
呂春苦笑:“此非我所願,世事弄人罷了。”
姬溪抿了抿嘴,問:“依你所見,董卓可能為良主。”
呂春大驚:“主公切不可有此妄念。董卓其人,殘暴不仁,生性多疑,乃財狼也,雖現在與主公相處尚好,對主公也是信任。但這全因主公此時實力弱,對他沒有威脅罷了。我敢斷言,日後主公實力壯大之後,董卓必會對主公生疑。如此之人,怎能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