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他們開始清點有關於這一戰的所有戰果,這一戰,這些起義軍死傷無數,加上被俘獲的總數將近兩萬人。
而這些人裡,除了一部分的退役官兵以外,其他絕大多數全都是浙東地區當地的農民,正是因為他們對於朝廷的統治不滿意,所以才會選擇起兵造反。
不過最終迎接他們的還是被鎮壓,他們的起義並沒有起到什麼結果,到最後反倒還會落得一個人頭落地的下場。
除此之外,他們還得到了許多的糧草輜重,不過根據李宏的命令,這些東西已經盡數歸還給災區的百姓。
畢竟這些糧草本來就是從老百姓那裡搶過來的,所以他們必須要歸還回去。
接下來就是一些兵器一類的東西,這些東西就不勝列舉了,因為雙方之間所得到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最讓人頭疼的就是作戰之後遺留在戰場上的那些屍體,李宏命令軍隊把那些屍體整合到一起,然後全都就地火化。
這樣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免人力和土地,也能讓這些人少數些苦。
接下來的幾天陳碩真在這裡待的不錯,她在這裡享受到了最高規格的待遇,因為李宏已經命令過任何人都不得為難她。
至於這邊的情況,秦煥已經原原本本的全都寫成奏摺遞送給了長安,長安那邊得到這邊的情況之後,也是大為喜悅,誰都沒想到李宏剛剛來到這裡不過數日,竟然就一舉擊潰了所有的起義軍。
這邊的起義軍已經被徹底彈壓,其他固守在各層的那些士兵們聽到這一訊息之後,自然也作鳥獸散了,其他的城池可謂是不費一兵一卒,就這樣直接收服了。
不過隨著長安的批覆,一起來到的還有高宗皇帝李治的一封信,這封信是點名一定要親自交給李宏的。
李宏在當天得到了這封信,隨後在總督府拆開了這封信。
這裡的各路郭譯文之前都已經跟著百姓一起逃命去了,以至於他們現在還沒有回來,所以這裡的城主兼任兵馬總督現在全都由李宏一人擔任。
李宏拆開這封信之後,就看到了裡面的蠅頭小楷:
李將軍親啟:
見信如晤,轉眼之間,將軍離開長安已經過了一個月的時間,在將軍剛剛離開的時候朕輾轉反側,日日不得安睡,擔心的就是將軍此次是否會有危險,能否徹底鎮壓浙東戰亂。
並非不信任將軍的實力,而是將軍不瞭解浙東的情況,本不欲親自派將軍前去,可是朝堂之上無有能戰之人,最後只有忍痛派將軍前往。
誰知將軍前往之後,捷報頻傳,近日朕聞聽將軍已經徹底平叛戰亂,現今已經俘獲匪首陳碩真,如今朝堂上下皆喜不自勝,全都期盼著將軍能夠班師凱旋,朕也希望能夠為將軍擺酒設宴,以慶賀此等戰功。
至於叛黨匪首陳碩真,誒自稱帝,霍亂浙東百姓,其罪當誅,將軍得到此信之日還煩請儘快行刑,使逆賊授首,以告慰浙東百姓。
高宗皇帝李治親筆。
在看完這封信之後,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果不其然,真的如同他所想的一樣,在這邊的所有情況全都彙報到長安以後,長安那邊第一時間的批覆果然是儘快讓陳碩真伏法。
這件事說起來簡單,可是卻一直牽動著李宏的心。
不論怎麼說,陳碩真畢竟與他有恩,現如今再次見面,沒想到雙方之間的身份竟然互換的如此之快。
當初那個需要施捨的小夥子,現在已經成為了引兵作戰的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