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勘探好的最適合作業的地方,而此時,氣溫和濕度剛好達到預計中的範圍。
科學院的大氣科學家在企盼自然降雨無果後,決定將所有現有的方法和儀器結合使用,透過多層次、多手段的操作,首先造雲,而後再增大降雨的機率。
此前已經失敗多次,根據經驗調整多次,終於押寶在這一次。這一次若再次失敗,基地只好估量是否要再耗費大量的人工和物資來建造離子發射塔來造雲求雨。
總之,這些專業的事情交給工程兵和科學家去做,景麗只是持槍在一旁保護安全,以及調動地勤協助科研團隊。
軍隊在選址就位,科研團隊將一系列移動冷卻單元部署在基地周圍的開闊地帶。
這些冷卻單元將透過液氮冷卻系統迅速降低地面附近空氣的溫度,試圖在區域性創造出一個較冷的空氣層。與此同時,她們派出高空水汽凝結無人機——如此命名,其實就是在無人機配備了幹冰噴射裝置,迅速飛到空中,在水汽最為濃厚的區域釋放冷卻劑。目標是透過上下雙重冷卻,將地面和高空的水汽同時冷凝,形成較大的雲團。
而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水汽凝結成雲的可能性,科研團隊決定大規模使用人工凝結核撒播裝置。
這些裝置透過無人機和簡單的地面爆破裝置,將大量的碘化銀和鹽顆粒撒播到不同高度的大氣中。其中碘化銀作為高效的凝結核,能夠促進空氣中的過冷水汽迅速凝結成小水滴。
最好當然是透過大量撒播凝結核,創造更多的凝結中心,幫助雲滴的形成和生長。至於這些藥劑對於自然環境的影響,早就不是這個時期的人們該考慮的事了。
大降溫早期電力還不充足時,安城從百公裡外的戈壁的廢棄太陽能發電站調來了一大批反射鏡,後來也還是閑置了。此時卻派上了用場。
這些反射鏡被重新佈置成一個“地面反射鏡陣列”,用於將強烈的陽光反射回到天空上方的冷卻區域,配合移動冷卻單元和高空無人機的操作。透過同時冷卻地面和高空空氣,減少溫度梯度的差異,以期創造更穩定的氣流環境,增強水汽的凝結效果。
安城軍部還額外調動高空飛行器來改裝蒸汽壓縮機以集中處理空氣中的水汽,專門飛往空氣中水汽最密集的區域,將大量水汽收集並壓縮,然後將這些水汽噴射回已被冷卻的區域。目標是進一步增加水汽的密度和凝結機率,為最終形成雲滴創造最佳條件。
一切準備就緒後,景麗一聲令下,各部門開始協調運作。
最初幾分鐘的操作還真的顯示出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跡象。
區域性區域內出現了明顯的雲層,並且雲滴的數量在迅速增加。鄭菁宇剛開始為這些初步的成功感到欣喜,就連景麗都彎了彎嘴角。
然而,好景不長,情況很快再次急轉直下。
“少校!冷卻單元過度運轉,現在能源不足,機械也發生了故障!”
“多個冷卻裝置相繼熄火,再這樣下去低溫區會迅速消散的!”
“報告,高空無人機在執行任務時遭遇了意外的強風,冷卻劑噴射的方向被幹擾,效果可能大打折扣。”
“反射鏡陣列的操作目前未能顯著降低高空的溫度,陽光反射效果有限!”
接二連三的壞訊息傳來,景麗一聲不吭,只是攥緊了拳頭。
她就不信了,難道她景麗今天親自來了現場,還能再行不通?
與此同時,高空蒸汽壓縮機在執行任務時因裝置老化和高溫影響,發生了故障,正在艱難維持正常執行。
“準備發射人工降雨彈!”她對負責氣象裝置計程車兵下達命令。
至少壓縮系統還是造就了大量壓縮的水汽,那幾個戴眼鏡的說什麼,要在高空湍流産生驅散雲層影響前,達成有效聚集。
那就賭一把!
沒有最好的時機,只有當下!
眾迅速行動,將一臺大型的人工降雨彈發射器調整到指定的角度。發射器的炮管筆直指向天空,底部的機械臂緩緩移動著,校準角度和風速。
“發射!”景麗發號施令,發射器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一枚人工降雨彈沖天而起,直沖雲霄。
然而,幾秒後,彈頭在半空中爆裂開來,化為無數碎片落在地面。所有人都不禁皺起眉頭,景麗面無表情地盯著這場失敗的發射。
“不行,繼續調□□速和濕度資料,再來一次!”她冷靜地下達命令。她一把扯來頭發都花白了的大氣科學家,讓她迅速分析資料,判斷風向、氣壓和空氣中的濕度,親自調節發射器的引數,毫不猶豫地再次嘗試。
第二次,第三次,發射的結果成功了,但溫度和濕度變化毫不明顯,努力造出來的稀薄小雲片片,也很快消散。
大家大氣都不敢喘,而景麗卻沒有任何沮喪或氣餒的表現。
她只是盯著天空,好像不服該死的老天,也好像惱怒它膽敢和作對,喃喃自語:“無論如何,我一定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