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育種室都被徹底消殺過,晚涼還是頗有儀式感地拿著一把小型的消毒噴壺,逐一噴灑每一寸地面和架子。
而後終於坐下在顯微鏡裡對著這些菌種進行仔細篩選。菌種的細胞壁要完整,沒有被任何病菌或寄生物汙染,也要用試劑來檢查每種菌種的活性和繁殖能力。
農學是一個很大的分類,晚涼的方向是豆類,此時對著研究所蘑菇專家寫的手冊邊學邊做實在其樂無窮。
孢子形態不規則,表面有細小的黑點等,都可能是早期的病菌侵襲,全部都要剔除。剩下的優質菌種則叫她小心地分裝在無菌培養皿裡,一寫一撕標簽紙就貼上,標明菌種的來源和培育日期。
而合適的培育基質並不能直接拿來就用。晚涼依然要按照營養成分的不同,拿著大鐵桶把喪屍腐殖質和基地已有的菌床土進行不同比例的混合,然後用一把長柄鐵鏟攪拌均勻,分別記錄和篩選出最佳配比。
至此,準備工作才算完成。
無菌培養皿在無菌桌上放好,晚涼小心翼翼地用鑷子夾起一小塊菌種,把它接種在準備好的基質表面。只用手指輕輕按壓,使菌種與基質充分接觸就可以。
完成這一切,就可以把這些基質放入養育室的專用培養架上,設定好溫度和濕度,開始初步培育。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晚涼徵求了汪姝和阿笙的意見,暫停了帶著她們一起出救援隊任務的事,每天都會到養育室檢查菌種的生長情況。
終於在無數次的實驗和比較中,晚涼找來蘑菇專家給意見,改變澆水次數以及每次的水量,確保其根部能夠得到充分的水分,同時避免表層的水分過多。又不停調整了燈光裝置,終於找到合適的強光和弱光的分配,加快了蘑菇們的生長週期。
可以大面積播種了。
晚涼和蘑菇專家的團隊將混合調配完美的菌床土均勻鋪在大棚地面上,厚度控制在10到15厘米之間。在這之上繼續鋪一層2到3厘米厚的喪屍腐殖質營養土,以確保蘑菇菌絲能夠更好地吸收養分。
將菌種均勻撒在營養土上,還要再覆蓋一層薄薄的草木灰,以防止雜菌入侵。
第一週的情況還算順利,金針菇和平菇開始迅速生長,但香菇的發育似乎有些緩慢。
蘑菇專家說蘑菇的生長就是這樣的,蘑菇是有情感會反向選擇的生物,你最好多求求它們好好生長。
晚涼對於前半句話表示認同,對於後半句話選擇使用作弊的筆記本水。
不過在這之前還是可以再探究一下。搗鼓了幾天,晚涼發現原來香菇對於光線的需求實際還要更少一些。減少光線,同時稍微降低了一些溫度,如此這般,總算搞定。
第二週,平菇的菌絲已經布滿了基底,金針菇也開始冒頭,香菇的菌絲終於開始紮根,但仍顯稀疏。
唉,難受香菇。
又經過幾天的檢查,原來香菇區域的濕度太低了,團隊只好手動將濕度提升到了95。
經過三週的精心培育,大棚內的蘑菇終於迎來了豐收。平菇和金針菇的産量非常高,它們迅速被採摘下來並送往基地的分配中心,為辛苦工作的居民提供新鮮的食物,或者切碎混著昆蟲粉加工成蛋白質“肉餅”。
而香菇也終於在她們的耐心等待中開始大面積生長,氣味濃鬱,質量上乘。
同時,更多品種的蘑菇加入選育和種植計劃,耐地表高溫的蘑菇也逐漸被研發出來。晚涼不再天天來科研大廈,只是偶爾來看看蘑菇的生長。
順便等武昭一起去吃點工作餐,嘿嘿
天氣悶熱,食堂做的飯就都以清新為主。
主食上晚涼打了一份泡菜涼面,冰碴兒很快化在鮮甜的牛肉湯底裡,面上整整齊齊碼著5片鹵牛肉,黃瓜、萵筍絲,對半切開的溏心醬油鹵蛋,還有三塊西瓜。泡菜拌在了面裡,晚涼還額外拿了一小碟辣白菜和泡辣椒,酸酸鹹鹹,很開胃。
菜品晚涼只拿了作為冷餐的京醬肉絲和千張豆腐,還有半份甜鴨,帶著蔥絲和黃瓜絲一起捲了吃。
而武昭不愛吃蕎麥面,打了一大碗過了冷水的手擀麵,把辣炒豆角雞蛋、酸辣土豆絲、青豆小炒肉一起蓋在了面上,問發泡菜涼面的阿姨要了一點碎冰,拌了拌也成了她專屬的涼面。
倆人邊互損對方的食物,邊吃得正香呢,幾個人突然沖進食堂。
她們穿著白大褂,都是晚涼和武昭眼熟卻叫不出來名字的同事,也許幾分鐘之前還在實驗室工作。
“不是末日,是洗禮!”
“喪屍是人類的進化,更強大、更適應氣候的變化才是自然的選擇!”
形容癲狂,大聲嚷叫,她們突然抽出幾只針管,把裡面渾濁粘稠的液體給自己注射了進去。
大家呆坐著,一時不明白怎麼自己的熟人剛剛還好好的,現在卻突然開始發瘋。
只有晚涼和武昭迅速跳起來,抄起板凳,把人掄倒後用椅子腿把她們鎖住,控制了行為。
而當著所有人的面,她們逐漸開始口吐白沫,搖擺腦袋,四肢抽搐。
喪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