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眼皮不易察覺的輕跳,深深看了眼王軍。
又望向林越,冷聲道:“你繼續說!”
“留青竹刻,是華夏傳統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
話音剛落,林越幾步走到王軍面前,趁他愣神劈手奪下筆筒,朗聲說道:“其雕法眾多,分立體雕跟平面雕兩大類。”
“陷地深刻便是立體雕中一種,曾一度失傳,現代被高手復原。”
“但每一個高手,都有其自身獨特的習慣跟風格,哪怕是仿的再精妙,也會有破綻。”
“可以看出做這個筆筒的人,性格太急!”
說罷,林越掏出華為手機,開啟微距鏡頭,將筆筒上的圖案放大十倍拍了張照片。
剛做完這些,筆筒便被醒悟過來的王軍搶去。
“廢物你到底懂不懂古董?這筆筒無論是包漿還是色澤,哪一點不是老的?”王軍眼中厲芒一閃,慌亂之色反而消失了,冷笑道:“你卻張口就來,說它是新作的贗品,把王家人都當傻子麼?”
事到臨頭,他反而不怕了。
林越這小子不知道哪學到點皮毛知識,就敢當眾賣弄。
這個筆筒,他花了大心思找高手仿製。
就算是行家來看,也要打眼。
林越這種吃軟飯的廢物。
“你確實不是傻子!”林越毫不緊張,淡淡說道:“留青竹刻筆筒雖然藝術價值極高,但市場價值卻一直低迷。”
“王家的傳家寶,要不是康熙帝的玩物,也不過區區萬把塊錢。”
“所以你用同為清朝的老皮雕筆筒做底,打磨掉圖案,舊物新做。”
“把幾百年沉澱的琥珀色質地完美保留,足可以假亂真。”
“費了你不少心思吧。”
“至於包漿皮殼,對這種高手來說想仿更是輕而易舉。”
“但外表易做,內裡難磨!”
“你忽略了一件事,這個人為求效率,不用雕刻刀而用電動牙機,效率雖然提高數倍,但刀痕裡卻充斥著暴躁的煙火氣。”
“並且因為同一方向轉動,刀頭切削過快,會造成竹絲崩口。”
“這種崩口,肉眼看不清,卻瞞不過微距鏡頭。”
“自己來看!”
說完將手機一舉,亮出那張微距照片。
果然,細如髮絲的線條裡,竹絲的斷口不是刀斬般整齊,而是毛糙帶齒。
林越雙眼精芒一閃,暴喝道:“王軍,但凡你還長了眼睛,我看你如何狡辯?”
剎那間,形勢逆轉,原本的審判者,竟在三言兩語間,變成了嫌疑人。
譁……
剎那間,整個靈堂炸裂了。
今天在場的不止是王家人,還有幾位賓朋。
都是層次不低的人,聽到林越這有理有據的言論,個個心裡都打起了鼓。
難道這筆筒真是贗品?
這事確實是是王軍栽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