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開始理解,或者說正視普通人的熱愛了。
天賦決定專業,可有天賦的人還是太少了。對腳踏車來說,有天賦也一直堅持訓練的“沈戍”和明知道自己不行卻依然不肯放棄的“李瀟君”一樣重要。
正是這些不專業的車手,用青春和傷病推廣著如此小眾的專案。
如果說在體校的十幾年裡,李國平致力於發掘有天賦的運動員,那麼如今他似乎是在致力於幫普通人織夢。
所以他甚至可以讓負傷的韓超超參加這場對車館、對他自己都非常重要的比賽。
對體育競技來說,成績決定一切。
可對腳踏車專案來說,除了成績,還有更加重要的東西。
這場比賽,對車館、對他的意義,遠遠及不上韓超超奔赴最後一場夢想的意義。
“那可能就是因為環境吧。”鄭星瀝總結陳詞。
沈戍不置可否,“或許李瀟君也功不可沒。”
早年間,兩父子關系之所以緊張也有當初體校事情的原因。
李瀟君不停訓練,想證明自己可以,卻在賭氣裡徹底愛上腳踏車,也認清楚了自己真的不適合成為專業選手。
於是他“曲線救國”學了體教。
成不了專業選手那就像他爸一樣做一個挑選職業選手的人;如果再不能,那就當一個可以推廣腳踏車專案的人;如果依然不能,就做一個永遠熱愛、永遠奔赴在路上的人。
“來看比賽吧。”沈戍突然如釋重負一般,語氣不大像是請求,帶著股不容置喙的肯定,“來看看,我的比賽。”
一場正兒八經的、承載著一個人夢想的公路車賽。
“好。”
在一個尋常的工作日,朱思源被熱醒了,她扯下蒙頭的被子,迷迷糊糊地摸到自己的小天才,看到上面的時間後,急急忙忙往衛生間沖。
草草收拾一番出來,便撞見朱文志領著小二子買菜進門。見她著急忙慌的,朱文志反而一臉平靜,“起來了?”
“啊?昂。”朱思源不明白他為什麼這麼平靜,更擔心這平靜後頭藏著巨大風暴。
畢竟距離他規定的早讀時間已經過去了整整三個小時。
“小姨呢?”她光速轉移話題焦點。
“有事兒去了。”朱文志擺擺手,“臨走前跟我說,讓你休息放縱這麼一回。”
原來如此。
朱思源心頭大石落下,坐到餐桌旁,“她幹嘛去了。”
“看比賽。”
“比賽?”
“好像是腳踏車。”
“哦。嗯?”朱思源兩眼放光,“腳踏車?”
“怎麼了,你對這個也感興趣?”
朱思源搖搖頭,心裡早已掀起巨浪。
哦,天吶,她就說,那同學肯定是她小姨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