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思源還是頭一次看見這種專業訓練,一直到他們加速離開了,視線還未能從震撼裡出來,喃喃道,“小姨,你同學好像更帥了。”
李國平還沒走,聽了這話回過頭來,“你認識我們隊的?”
鄭星瀝原本還想裝蒜,盡早離開,誰知道會被拆穿,頓感窘迫,只好點頭說自己認識兩個。
他也不問是誰,只將她上下打量一番,“你條件也挺不錯的,有沒有考慮過公路車?女騎手裡出色的也多得很。”
鄭星瀝老老實實地坦白自己沒什麼能力。
“能力?能力是可以練的。這一行,更看重天賦。”李國平語氣裡不無遺憾,“運動員啊······”剛起了個頭,便是一愣,當老師挑學生慣了,這職業病至今還改不掉。
“也可以試試,當個興趣愛好也挺不錯。”這轉圜實在生硬,李國平顯然也意識到了,於是幹巴巴地重新起了個頭,“比如說小朋友,腳踏車減肥目的很好的。”
一旁不敢說話的朱思源打了個大大的問號。
怎麼了嗎?自己真的胖到是個人都覺得該減肥的地步了嗎?
她憤憤地掐了掐自己的肚子,嚯,好一塊抓都抓不下的肉啊。
她難過了,她憤恨了,她被羞辱了。
她挺胸抬頭洩憤一般,大聲道,“我去跑步了!”
臨了還藉著怒火狠狠地瞪了李國平一眼。
鄭星瀝一直以來都沒說過她胖,為得就是要給她面子。雖然朱思源 150 的身高 160 的體重看上去確實是個小胖子,但鄭星瀝更在乎的是她健不健康。
朱思源也樂呵地從沒有覺得自己外表有過任何問題,當然家裡人也沒有這麼認為過,平日裡收獲的評價也都是“胖胖的很可愛”之類的,算不得負面。可是眼下,李國平用一副說教的臉,無情地指出了她的體態。
鄭星瀝很難想象,他平日裡也是這樣去推薦自己的課程的。
怪不得剛才隊伍裡人這樣少,就他這種營銷角度,實在是很難吸引業餘愛好者啊。
李國平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他騎上小電驢,跟鄭星瀝告別,“你要是有興趣就找你朋友聯系我。”
“您這是要走了嗎?”鄭星瀝眼睜睜看他調了個頭,朝車隊反方向騎去。
“他們都是想朝專業方向去的,不敢偷懶。”李國平戴上頭盔,也不覺得冒犯,有人願意跟他多說幾句公路車,也正和他心意。
“公路車跟別的運動不一樣的。業餘的比賽多,專業的少。籃球、排球選擇市場,公路車被市場選擇。”
所以車隊俱樂部擁有的遠比體制內多,廣告、贊助、代言、名氣。
李國平嘆了口氣,“只把公路車的國家隊當作目標的,越來越少咯。”
第一個闖入環法的車手,有專門的紀錄片;騎行穿越山川的愛好者,有專門的故事線;而省隊、國家隊的年輕車手們,還在等一個光明的未來,等著讓國旗在更多的冠軍臺升起。
前方僅是微光,後方卻唾手榮華。是一輩子籍籍無名只賭一個出頭,還是享受粉絲簇擁成為商業首選。這二者取捨,似乎並不艱難。
“不過還好。”他板正的神色有絲松動,“還是有人願意的。”
並且一心一意,為此不惜放棄到手的錄取通知書,拒絕大俱樂部邀約,花掉一年執拗地尋求出路。
鄭星瀝突然覺得他跟當初的沈戍好像。
明明自己不過是客氣地搭了句話茬,他便恨不得將所有的事情交代出來。
他們似乎是在用盡全身力氣,給所有不瞭解公路車的人說“快來看看吧,它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