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ffany看著顏千繪欲言又止,最後只笑著說了聲“再見”。
小陳熱情地和程式言揮手道別,直到他的進了大樓裡,他才依依不捨地收回目光。
這眼神,有點不對勁。
“你好像很喜歡他?”顏千繪脫口而出的話,意識到話裡有歧義,又拐了個彎委婉問他,“崇拜他?”
“當然!程導是我的偶像!”小陳語氣激昂如同在宣誓,路過的人投來疑惑的打量。
顏千繪尬笑兩聲,“你很喜歡他的電影?”
“我也有個導演夢,程導就是我追夢的動力。”小陳目光灼灼。
“那你為什麼大學時不考導演專業?”話一出口,顏千繪就懊惱,可惜覆水難收。
人各有際遇,並非所有人都能幸運地如願以償,大多數人是無法擁有主動選擇的權利,更沒有過多的試錯機會,只能被裹挾著踉蹌行走。
她補充道:“我是說,既然你這麼喜歡的話,有機會可以去學習專業的課程,而且不一定只有從電影學院出來的人才能拍出好作品,對吧。”
小陳聞言,也沒多想,“你說得對,顏小姐。其實我大學有拍一些作品,總是達不到自己滿意的程度,等攢夠錢了,我打算去電影學院學習。很快了希望將來有一天能和程導一起拍電影。”
小陳眼裡閃著光,和剛才在樓上寡言少語的樣子全然不同。
追夢的人自己有源源不斷的內驅力,夢想會指引他們努力的方向,因而無需他人胡亂指點,顏千繪唇角上揚,淺笑,“那你加油,哪天你拍的電影上映了,我會去電影院看的。”
“嗯,我會的。”小陳抓著揹包,鄭重地點頭。
日光照耀,短短的影子投射在地面,那一團陰影好似蓄積了巨大的能量,在看不見的地方,潛藏著待放的異彩。
兩人一同走著,又開始無言,小陳主動找話題,“顏小姐,你和程導怎麼認識的?”
敢情他的話題還是離不開程式言,顏千繪抬眼,隨意道:“剛認識。”
“啊?”小陳發出一聲但短促的疑惑。
“我們不太熟。”她說。
“這樣啊。”
......
走了幾分鐘,小陳找到停電動車的地方,騎著他黃色的小電驢先行回了單位。
顏千繪則獨自走到路邊等車。
想起剛點開微信同意了程式言的好友申請,她點進他的朋友圈。他設定了僅半年可見,但近半年也不怎麼發動態,最新的一條朋友圈在三個月前
九月十四日他轉發了一篇公眾號文章,配文“成為不朽,然後死去。”
當地時間九月十三日,法國導演戈達爾在瑞士去世,這位電影大師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選擇了以安樂死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那句話,是戈達爾的電影《精疲力盡》中的一句臺詞。
程式言的轉發,是對他的致敬與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