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此次的洛陽大會,皇帝就沒有給他發來請柬,這讓胡真很不開心。
但他並沒有任何的怨言,反而在前幾天,還給皇帝進貢了一批財物,希望得到朝廷的承認,但現在都還沒有迴音。
“底下的饑民統統都要前往洛陽,今上此次倉促出行,恐怕沒有帶多少糧食,如果把他們放過去,恐怕會引來騷亂。”胡真不無擔心的說道。
謝瞳道:“今上愛民如子,聽聞有這麼多百姓來投,他必然會全盤接下。可關中今年大旱,恐怕也拿不出那麼多糧食。不如咱們先賑濟災民,讓這些百姓在到達洛陽時,不至於餓死。”
胡真苦惱道:“年年征戰,宣義的糧食也不多,萬一李克用那個狗賊趁機入侵,我等又如何應對?”
胡真所做的一切,李克用也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他幾次用兵都沒有打宣義鎮的主意。
但這是宣義鎮有相當實力的情況下,要是李克用知道宣義鎮乏糧,那麼他一定會來打死老虎。
謝瞳道:“不如這樣,我等先派人聯絡洛陽,讓今上在河陽邊境做好準備。饑民一旦進入,立刻將他們分流到各州縣。這樣一來,朝廷的壓力就不會那麼大,饑民的損耗也會降到最低點。”
胡真道:“就怕陛下不接納,或者接納不及時,饑民一旦停滯在宣義,我等可就束手無策了。”
宣義狹小,只有鄭、滑兩個州,本來也養不起太多的百姓。
以前周邊的百姓幾乎都靠著水運吃飯,現在到處打仗,河道上的船都變得稀有,船伕們也是叫苦不迭。
再湧進這麼多的饑民,就會變成一場真正的災難。
謝瞳嘆了口氣說道:“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如果河陽也不接受,咱們只能派兵將饑民全部擋在外面。”
“聖旨到,請宣義節度使胡真、節度副使謝瞳接旨。”
就在他們兩人躊躇不決的時候,城下忽然傳來一個聲音。
胡真、謝瞳楞了一下,當即回答道:“臣等接旨。”
那名使者大聲說道:“方今天下大旱,赤地千里,民不聊生。朕實在不忍赤子餓斃於溝壑,爆屍骨於荒野。特請,宣義節度使胡真、副使謝瞳沿途護送百姓至河陽,所花費糧草由朝廷提供。等事態平息,朕必酬二位活萬民之功績。”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臣等領旨”胡真先是一愣,然後大聲回答道。
謝瞳扭頭對手下喝道:“計算所有的糧食……。”
出人意料的是,使者竟然打斷了他的話,不卑不亢道:“二公不用著急,陛下已經差遣慈善總會的人,在宣義往河陽的路上設下救護站。另派漕船若干順流而下,在滑州卸下糧草之後。又運送饑民千萬陝州,從哪兒轉運到京兆各處。”
“什麼?”胡真、謝瞳二人不禁面面相覷。
他們做夢都沒有想到,皇帝辦事竟然如此的雷厲風行。
“胡公,洛陽至滑州近六百里,饑民才出現不到一天,朝廷的使者就已經來到城下。聽他的意思,漕船也會馬上到達。”謝瞳說到這兒頓了一下,才接著說道:“如果是派軍進攻,現在已經兵臨城下了。”
胡真道:“今上是個仁君,一定不會幹出這樣的齷齪事來,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把差事辦好,找個機會再表達歸順朝廷的意思,想必陛下一定會龍顏大悅,招你我入朝為官呢!”
謝瞳眼中多出幾分熱切,他說道:“胡公說得對,只要咱們悉心辦差,至少也能和張全義一樣,聽說此人現在位高權重,頗受聖上的寵愛。”
“那是什麼?”胡真卻沒有接過話茬,只是指著河面說道。
“這……。”謝瞳的下巴都要掉到地上了,他仔細的打量著河面上的那艘“船”,嘴裡說不出一個字來。
第一是大。長、寬是尋常漕船的一倍,高度至少達到2倍。
第二是快。在風帆的作用下,那艘漕船的行進速度,比尋常漕船快了不止一倍。
“今上真神人也!”輕易不夸人的謝迪,這次也不禁讚歎道。
胡真大笑道:“咱們好好幹,入京面聖的詔書一定會來!”
喜歡唐末昭宗請大家收藏:()唐末昭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