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曄道:“朕的一點淺見,你們可不能白聽,回去要寫一篇文章,自己的看法。如果覺得朕的不對,也可以寫出來。”
“是。”屋裡的人齊刷刷的道。
李曄道:“都找地方坐下,趁著現在是休息時間,咱們就古。你們想過大唐為何會由勝到衰,當真是一場安史之亂造成的嗎?
朕覺得問題還有更深層的原因,一個是府兵制的破產,明皇迫不得已採取募兵制,結果是軍費猛然增高,到了財政不能支援的地步。
為了減少開銷,軍隊開始充斥各族胡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人因為功勞升為將領。諸位,軍情似火啊,如果事事都要透過中樞,不吃敗仗才怪,所以明皇才建立藩鎮。其後的事情你們都知道,最終釀成大禍。”
李松好奇的問道:“聖上,撲滅安史之亂後,朝廷卻每況愈下,這又是為何呢?”
李曄道:“因為沒有好的制度啊!安史之亂之後,最先垮掉的是軍隊,原來的選官制度徹底崩潰,取而代之的是胡饒一套。在誰拳頭大,誰了算的情況下,朝廷還怎麼相信軍人?
於是乎,先帝們想到了宦官。首先這些人是自家的奴僕,忠誠度上要好於外人。而且他們無法生育,自然也失去了造反作亂的必要條件。可時間久了,事情又變成了另一個樣子。
所以,大唐走到這一步,完全是制度出了問題,隨即引發了嚴重的財政危機,使整個國家都陷入混亂之鄭”
李松看周邊的人都陷入沉思,又開口問道:“聖上,兩稅法、鹽鐵專賣之後,朝廷的收入驟然增加,可為什麼還是不能翻身呢?”
李曄道:“德宗皇帝雖然無能,但是攢下了大量的資財,這才有了憲宗皇帝的中興之舉。武宗皇帝清掃沙門,才有了宣宗皇帝大中之治。不過這樣的中興就像螢火蟲似的,亮幾下就熄滅了,你們考慮過背後的問題嗎?”
“臣等不知。”這下子連陸扆都開始大搖其頭。
李曄道:“因為朝廷缺錢,百姓貧苦。兩稅法看上去便利,但是下沙門紛紛大修佛寺,造成百姓手中有物無錢。每到交稅百姓就得賤賣出產,換取可以完稅的銅錢。一進一出,百姓大半的收成都化為烏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加上那個堪稱奇葩的鹽、鐵、茶專賣制度,搞得百姓根本吃不起鹽、買不起鐵器。最終的後果是整個社會的壯勞力都處於身體虛弱的狀態,加上他們只能使用粗劣的農具生產,又如何能提高糧食的出產。
偏偏朝廷的大人物對此視而不見,一再的增加稅收。百姓的負擔越來越重,不逃入深山,或者到高門大戶寄名為奴,恐怕都得餓死。試問這樣的朝廷,還有誰會擁護?
所以高仙芝、黃巢振臂一呼,下百姓無不景從。還好黃巢不是那塊料,否則大唐這個時候已經亡了。”
李松聽了心中已經有所感悟,但嘴裡依舊恨恨道:“都是黃巢這廝,否則大唐也不會危如累卵。”
李曄卻道:“此事也不能怪他,如果朕處在他的角度上,照樣會揭竿而起。”
屋裡的人聽了,臉上紛紛露出尷尬之色。
只有李松笑道:“聖上,如果你是黃巢如何才能不敗?”
李曄道:“黃巢是被什麼打敗的?你真以為他敗在軍事上嗎?其實黃巢是敗在糧食上。從西到東、從東到西,他就沒個根據地,這樣的流寇敗亡只是時間問題。
如果朕是黃巢,在打下廣州之後,會以此為根據地,並派兵進攻江南。只要截斷朝廷的財賦之地,任你是千軍萬馬也得灰飛煙滅。”
就在眾人沉默不言的時候,李曄道:“好了,今就到此為止,後你們都交作業,寫得好的有賞,寫得不好的要打手板的。”
“哈哈哈。”就在眾人大笑的時候,忽然有人進來傳報。
“聖上,鳳翔李茂貞有本上奏。”
(本章完)
喜歡唐末昭宗請大家收藏:()唐末昭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