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為在打圓場的人:……
這下再沒有別人替她們兩個打圓場了,兩人只好灰溜溜地離開了。
大夥兒都是人精,哪個沒有經歷過這種場面,等人走了之後,當即就繼續說說笑笑起來了。
沒有了意見不同的人混雜在其中,氣氛更加和諧了呢。
有針線不錯的嬸子也開始上手幫忙,人多力量大,很快就整好了好幾件秋冬季節能穿的衣裳。
嬸子們手藝好,盡量用同色系的布片來拆解縫補,有些衣服看著都還跟簇新的似的。
“何國強那小孩也是運氣好,老聶家還有向遙都是好心人,願意給他做這做那的。”
“是啊,說起來,雖然老聶家成分是不怎麼好,但人家兩父子做人都挺不錯的。”
人不能保證一輩子都和和樂樂的啥壞事兒也碰不上,聰明一點的人,就不會去得罪一個有能力並且樂於幫助他人的人。
誰能篤定一輩子都求不到人家面前呢?
“我家柴火足,家裡幾兄弟前不久上山砍了不少柴,前幾天天氣好,都曬得幹幹的了。”有人說道,“回頭我叫我男人劈好了,挑一擔送過去。”
“小孩子可憐,咱們多幫幫他也是應該的。”
“是啊,”另一個老太太也張著張沒幾顆牙的嘴,笑著說道,“我侄子家就住那邊上,我叫他家平時多幫襯幫襯。”
到底何國強年紀小,面對著這樣一個小的小孩兒,大多數婦女心裡都是很有惻隱之心的,大夥兒紛紛出招,表示盡可能地多幫幫。
楊小紅心裡高興極了,向遙來送舊衣服的時候,就給了她不少的瓜子,為的就是請求她幫著將何國強的事情傳一傳。
不奢求大夥兒都幫多少忙,但總歸有人帶頭,其他人哪怕當下幫不上什麼,以後也多多少少能給小孩兒幫襯一下。
畢竟有時候遠水救不了近火,一個小孩子獨自居住,是很需要左鄰右舍、包括絕大多數本隊的人的關照的。
楊小紅起身,又給笸籮裡添了一些瓜子:“吃啊,你們多吃點,向遙說了,這些都是請大家的,都別客氣!”
“哎喲,這丫頭真是客氣哩!”
有人接話道:“人不僅客氣,禮數也周到得很嘞,每回見著我了,老遠就開始打招呼。”
這人感嘆:“以前這丫頭那會兒走路不是埋著頭自己走自己的,沒想到她爹去了後,整個人都跟變了個模樣似的。”
“可不是嘛,這也正常,瞅瞅老向家咋個做人的,這丫頭要是還像以前那樣,非得被吃得連骨頭都不剩不可。”
一群人感嘆著,倒是沒有什麼不好聽的話說出來,畢竟她們現在可明白著,這楊小紅啊,跟那向遙可是站在一條線上的。
沒見人家話裡話外又是誇獎又是維護啊,她們多說說好話,沒準人也能跟她們親近起來呢。
至於想要親近來往的原因嘛……
“哎哎,你們聽說了沒有,聶家那小子,有個好大的來錢路子嘞!”
“什麼什麼?”
“哎喲,小紅肯定曉得吧,你跟向遙走得這麼近。”
“我就說他們家肯定有賺錢的路子,咱倒是知道老聶家當初回鄉下的時候肯定帶了不少家當,但再多的錢也有用光的時候啊,他兒子又是買腳踏車,又是娶媳婦辦酒席的……”
楊小紅被好幾雙眼睛看著,沒好氣地瞥了她們一眼,實誠說道:“我又不是神仙,也不是向遙肚子裡的蛔蟲,哪能跟她走得近一些,就啥都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