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頭一次上門,你可得多上心,路上去供銷社多買點禮品和糕點,家裡不是還有條燻魚來著?你也拎去。”
聶百川點頭:“放心吧爸,我都知道。”
“那行,”老聶頗為欣慰,“你這方面我也不怎麼擔心,總之就一句話,禮多人不怪。”
他問:“批地基的事情,隊裡同意了嗎?”
聶百川:“還在商議,大山叔這邊沒有意見,還得看大隊部那邊。”
老聶:“行,我下午去那邊轉轉,跟黃支書再說說。”
黃國富雖然以那張慣常用屎尿屁罵人的嘴巴聞名整個石塘大隊,但人是挺好的,全副身心為隊裡著想,對聶家也並沒有什麼偏見,反而因為老聶是個知識分子,經常有事沒事就找來嘮嗑。
有這份交情在,老聶說話要比聶百川這個年輕人好使。
聶百川點頭:“那就麻煩爸了。”
老聶擺擺手:“這算啥,咱都好好過日子就成。”
他遣返回鄉已經這麼多年,早就沒有了回京的祈盼,只覺得以後都不要重新經歷當年那些事情就好,至於在哪裡過日子,那不重要。
向家灣就挺好的,他如今活得也算自在,並不埋怨和懼怕什麼。
消了消食,向遙便和聶百川出門了。
有腳踏車,去老劉家可快得很,沒多久就到了。
老劉家。
這會兒太陽大,男人們都不在家,黃老太正和媳婦們在院子裡曬山貨。
一些菌菇類的,或者是草藥的根,都是要先曬一曬,自從老劉家幹了這活兒之後,那叫一個積極。
“外婆!娘!大舅娘,二舅娘!”向遙跳下腳踏車,嘴裡一溜兒地喊了過去。
劉巧雲聽著聲音,立刻停下了手裡的動作,走到院子門門口去迎。
“遙遙!”她往衣服上擦了擦手,眼睛卻不由得看向扶著騎行車的聶百川,“這位是,小聶同志?”
同為向家灣的人,她當然是認得聶百川的,不過沒想到這個青年居然就站在自家女兒身邊,兩人之間的氛圍也頗為奇異,這令她有些不確定起來。
向遙“嗯”了一聲,看了一眼聶百川,說道:“娘,咱們先進去說,我有話要跟你講。”
“好好好,對對,”劉巧雲強行將目光從青年身上移下來,領著人進門,“進去再說,進去再說。”
她見聶百川從車子上解下來大包小包的,都拎在手裡跟在向遙的後面,磕巴道:“咋、咋還帶了這麼多東西哩?這是給你外婆的?”
向遙示意聶百川跟上,挽著劉巧雲的胳膊走在前面,說道:“對啊,給外婆家的,進去說。”
劉巧雲臉上的疑雲更加濃重了,但被女兒親熱地挽著,她又不好直接問。
黃老太和梁春蓮、張小年三人也正熱熱鬧鬧地迎了上來,看向遙的目光那叫一個和藹親切。
黃老太是一慣疼這個外孫女,兩個大小舅娘嘛,自然是因為自從向遙給他們介紹了這個收山貨的活兒之後,一家子的錢包都慢慢鼓起來了。
向遙啊,就是他們老劉家的財神爺!福星!能不親切嗎?
一番寒暄,兩個舅孃的嘴巴就跟一百隻麻雀似的,嘰嘰喳喳了好一會兒,這才各自坐在椅子上,開始正式進入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