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 章 真相是什麼
因為這次報道的事件, 所以周漁辦公室的電視是一直開著的。
《晚間新聞》的時候,他們正剛剛處理完一件事——他們在之前就已經預定了廣告板塊,是用來科普二惡烷的。
今天發現《昨日美國》的不實報道後, 周漁就讓戴維斯去聯系這些媒體, 確保這些廣告位能夠繼續使用。
一開始是沒問題的,畢竟周漁他們是付了真金白銀的。
但到了中午, 這些報紙就一個個打來了電話,通知戴維斯:“發生了一些小狀況,你們的廣告沒有審核透過,你們再進行修改吧。”
這些媒體都很聰明, 他們沒有說沒有位置, 也沒有說不給你發, 只是讓你修改。
但原因是個人都知道,作為媒體, 他們不想捲入兩家媒體的爭端,也不想惹麻煩。
這也代表了他們目前的態度——隔岸觀火。
戴維斯自然是生氣的,可是卻沒有辦法, 幾乎所有的報紙廣告部都是這樣回複他的, 沒有任何企業可以得罪所有的報紙。
“那……我們是不是沒有辦法了。”
周漁那會兒的回答是:“靜觀其變。”事情是在變化的,此時隔岸觀火是因為不涉及自身, 不過一旦涉及就不一樣了。
他們在辦公室裡沒回去,也是在等電話——全美一共1750份報紙, 周漁不可能全買, 但也買了上百份, 為的就是一錘子釘死二惡烷的事情。
這些報紙自然有全國性質的大報,也有各地方的報紙,所以得到訊息的時間不一樣, 這一天都有電話陸續打來,他們得統計。
所以,一個辦公室的人,都看到了《晚間新聞》的內容。
於芳菲簡直大開眼界:“就這麼說嗎?這麼直白?”
這麼長時間的合作,戴維斯已經很瞭解夏國了,他解釋道:“我們的媒體跟你們的不一樣,在美國國家是不允許辦電視臺和報紙的,這些都是私人的,報紙的背後是財團,是有著利益關系的。”
“所以,他們不止是為了播報新聞,讓公眾瞭解真相,更多的也是為了掙錢。這是一門生意,而不是公益事業。”
“但是,”戴維斯也皺著眉,“這麼直白的也比較少,usi美國國際廣播電視臺)這是鐵了心也跟《昨日美國》分出對錯,就是不知道《昨日美國》會怎麼辦了!”
於芳菲直接說:“其實損失最小的辦法就是閉嘴。”
這是對的。
《真相是什麼》已經將二惡烷說的透透的,外加usi作為美國前五的電視臺,影響力巨大,《昨日美國》先天就理虧。
這個時候,按著夏國人的想法,那就需要用到三十六計走為上:在對方已經佔據全盤優勢,己方沒有任何可能戰勝的情況下,是不能硬碰硬的,只有三條出路——投降,講和,撤退。
報紙也是需要公信力的,所以明面的投降和講和都是不可能的,那麼撤退才是最好的辦法,先避而不談,隨後再圍魏救趙——或者扯出個大新聞掩蓋,熱度一過,這事兒就解決了;或者私下與usi達成和解,一笑免恩仇。
當然了,如果這樣的話,二惡烷的事情按理說應該會平穩結束,但是,周漁看著桌子上的兩本書,一本叫做《哈裡遜:一個貧民的奮起》,還有一本叫做《丹尼斯·詹姆斯:我與昨日美國》。
這兩位恰好就是usi和《昨日美國》的創始人以及大股東。前者是周漁早就買的,為的就是能夠打動說服對方,為華美日化提供一個特邀評論員的位置。
後者是今天剛剛買的,她匆忙地翻了一遍,倒是從中找出來一些好玩的事情,譬如雖然他們沒有明說,但是他們都提過一件事情,就是電視的崛起對於報紙的影響,兩人都在書裡發表過相關的看法。
雖然他們沒有指名道姓,但是周漁還是聞到了火藥味,她還專門去圖書館查了查,發現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哈裡遜和丹尼斯年紀相仿,哈裡遜是貧民小子富一代,丹尼斯則是標準的富n代。
可以這麼說,他們是相仿的年紀截然不同的經歷,他們是相同的賽道完全不同的載體。
哈裡遜充滿了冒犯,他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性子,而丹尼斯非常優雅,卻有著上位者特有的高傲,他有點像是舊式的貴族——眼睜睜地瞧著新技術的崛起,對其充滿著憤怒。
周漁甚至都可以猜測:在這樣一個並不大的圈子裡,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脾氣火爆自負的靠著自己雙手博來一切的哈裡遜對丹尼斯是怎樣的態度——他不是看不起,而是認為自己必將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