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到這裡開始,就是高強度的排隊,疲累過度,人們靠在這裡,個頂個的面如菜色,一碗溫暖的湯放在手裡是什麼感覺,那是家裡才有的待遇啊。
張懷一直覺得,工作嗎,吃苦是正常的,可誰也不是鐵打的,如果在工作的時候,有這麼一碗暖呼呼的熱湯,那他更有幹勁兒。
周漁遞給了他一雙筷子,“勺子不夠,用筷子吧。”
都一樣!就算有勺子,他也顧不上了,張懷直接低頭吸溜一聲,先喝了一大口,這一口甚至都沒有在口腔裡停留,直接就入了胃。
暖燙的液體從喉嚨一直滑到胃底,張懷忍不住贊了一聲:“好喝!”
本身旁邊人都在看著呢,聽見他這麼說,立刻也有人說:“給我一碗。”
但人家也很講究,這麼一碗湯不便宜,弄過來也很麻煩,肯定是要賣蘑菇的,人家自報家門,“我是遼省油田的,張繼東,給我一碗,我來嘗嘗。”
周漁笑著立刻就給他盛了一碗,張繼東人高馬大,看起來粗粗拉拉,但實際上,比張懷居然還要細一些,他拿了湯沒直接喝,反而是挑起了裡面的蘑菇,先看了看,然後才塞進了嘴裡細細嚼了起來。
這會兒圍的人更多了,周漁瞧見,連排隊的卓翼都過來了。
顯然他對周漁這個陣仗有點吃驚,但畢竟是一家人,卓翼立刻問了一聲:“味道怎麼樣?”
這位東北大哥並沒有回答,而是慢慢將嘴巴裡的蘑菇嚼碎下嚥,這樣的緩慢,反而讓已經好奇到了極點的人們更加好奇了。
你說不好吃吧,他沒吐出來。
你說好吃吧,他吃的這麼慢騰騰,這麼一碗熱湯,泡上饅頭和餅,要是好吃,那不呼呼啦啦就進去了,還用這麼慢?!
尤其是,周漁彷彿是故意的,只發了這兩碗,並沒有一窩蜂地給大家都盛上,這會兒大家都沒得吃,只能聞著香味眼巴巴地看著這兩人。
急死個人!
張懷不是個能說會道的,大家的目光都凝聚在張繼東身上。
終於,張繼東嚥下了那一口,他沖著周漁說:“你這蘑菇放了得有四五天了吧。”
周漁面色不改:“可不是嗎?我們從南洲一路過來足足三天兩夜,外加昨天到了後的一天一夜,這蘑菇一共放了四天了。”
一聽這個,有人就有點擔心了:“這蘑菇味道不好嗎?老張,你別剛問,給大家說說。”
就連張小翠也有點擔心,不安地看了周漁一眼,這人一看就是個懂行的,別挑出什麼毛病來,他們費勁巴拉地帶了兩桶蘑菇,花了那麼多錢和心思跟了過來,萬一要是直接被人否決了,那可怎麼辦?
張小翠原以為周漁也會有點緊張,可看過去,周漁面帶笑容,竟是沒事兒人一樣,張小翠就忍不住暗道:怪不得周漁能做生意,她這可一般人比不了。
好在張繼東很快就回答了:“你們瞎猜什麼,味道很好!我之所以這麼問,就是因為跟平日裡吃的蘑菇味道沒區別,很鮮美!你們這一路運過來可是費了心思了。”
顯然,張繼東對蘑菇感興趣,但對運蘑菇的人更感興趣。
不過這會兒,大家可顧不了這麼多了,既然新鮮好吃,誰不想喝一碗?嘗了才有機會下訂單啊。
立時就有人說:“給我一碗吧。”“我也來一碗。”“我不用碗了,我帶著飯盒,給我一勺子吧。”
張小翠剛剛還提心吊膽的,聽著大家招呼,終於鬆了口氣,連忙說:“好,一個個排隊來,這麼多呢,足夠了。”
當然,這次他們喝湯就發現,除了給一碗湯,周漁還順手遞上了一張卡片,“這是我們的住處,我們這兩天晚上七點到十點進行訂購,如果有興趣可以來。上面還有我們南州市蔬菜公司的電話,這蘑菇可不僅僅要春節吃,平日裡也廣受歡迎,隨時可以訂購。”
張繼東先拿過來一看,上面是周漁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為的就是方便日後聯系,而且這卡片不大不小,正和撲克牌一般,可以隨手就揣進兜裡,一點都不礙事兒。
真是好心思。
果不其然,大家領到了蘑菇湯,有的是先看看卡片上的內容,有的是先吃,但甭管怎樣,剛剛這個還在議論今年到底能不能訂夠菜的地方,現在已經換了一種論調了。
“時間放到了晚上七點到十點,這個好,咱們這邊忙完了,正好可以去看看。”
“這蘑菇味道真不錯,鮮美沒什麼異味,過年肯定有人喜歡。”
當然也有人打聽:“你們今年産量多少?起訂量是多少?”
周漁回答:“我們今年供貨量在10萬斤左右,並不算太多。起訂量這個我們沒有要求,但上限有要求,最高一萬斤。”
周漁這是為了開啟銷路,貨不多,只能這麼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