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漁對嚴華印象挺好,笑著說:“你這也大有可為啊。”
嚴華無奈道:“就一輛拖拉機,有活幹還行,沒活幹就趴窩了,是比很多人掙得多,但也就這樣了。”
周漁笑著說:“你的工具是不行,你要想幹,就得升級,拖拉機只能在市區縣城周邊攬活,如果有卡車,全國各地你都能去。”
嚴華眼睛一亮,又聽周漁說:“但去全國各地也有各種危險,所以你就不能一個人幹,你得是個隊伍,這樣兵強馬壯才能安全。”
後續一路,嚴華都沒說話,只是到了梅樹村,他才開口:“謝謝你。”
隨後兩天,蔬菜公司那邊終於來了訊息,他們還是摒棄了風險,不進行收購,周漁去跟人家簽合同,賣出去多少,賣什麼價,他們都不管,他們只起橋梁作用。
周漁倒是不意外,厭惡風險是很正常的事情,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同時伍月華通知她,兩天後,他們就要去粵東訂購春季蔬菜,讓周漁趕緊準備,到時候一起去。
好在這會兒周遠徵已經回來了,跟著來的還有虞梅,由老村長作陪,在村裡選取大棚建設的位置——村民的地都是分開的,但是大棚最好是集中管理,這中間怎麼騰挪,周漁都不用操心,老村長已經安排好了。
就是這會兒周漁手裡錢有限,只能讓大家趕緊挖基地,至於鋼管和薄膜塑膠,她也只能訂購部分,先建著。
她自己則選定了兩個人,跟著她去,一個是張小翠,她能說會道還喜歡打聽八卦,見了生人不怵頭,周漁正需要這樣一個人。
還有一個則是周福軍,雖然是跟著隊伍,但兩個女人在外,尤其是簽了合同後說不定會有部分定金經手,總要有個能打的才能放心。
至於週三春,他倒是也想跟著去,畢竟他已經以周漁的保鏢自居了,但因為沒打過親爹,只能留在家裡,陪著周秋芬他們繼續賣蘑菇。
週三春還跟周漁哭訴呢:“這不公平,明明我才是你的保鏢。”
周漁瞧著鼻青臉腫的他,總覺得這是周福軍這借機揍他呢,畢竟前一段時間要死要活的嚇死人,哪個家長不害怕。
不過她也沒說透,只能勉力:“誰讓你技不如人呢!”
週三春:……
據說週三春回去就站樁去了,周漁這才知道,秋桂嬸可是給他畫了大餅:“全村誰最重要,周漁!你護好了她,你就是大功臣。全村都感謝你。”
週三春正處於自信心被摧毀重建的關鍵時刻,自然上心,結果卻技不如人被搶了工作,怎麼可能受得了。
周漁:……加油!
出發的那天,已經是12月的最後一天了,南州依舊是冷的很剋制,太陽反倒是挺好,車票是早上九點的,嚴華一早就來了梅樹村,將三個人和兩個大桶拉去了火車站。
到了那兒略微等了等,伍月華他們就過來了。
她這次不去,過來是給周漁介紹一下,省的相互不認識。
這種南下訂貨要節省成本的,所以人並不多,只有兩位,一個是周漁在伍月華辦公室見到過的那位中年男子,採購組組長卓翼,一個是組員左軍。
伍月華就給雙方介紹了一下,專門當著面跟卓翼說:“周漁這個單子很重要,要是賣出去了,咱們市今年可就不止買入了,還有賣出,意義重大,你們都是老採購了,幫著點。”
卓翼點點頭,“放心吧。”
卓翼人挺好,瞧著周漁她們兩個女孩,還帶了兩個大塑膠桶,就伸手幫忙抬了一下,結果沒想到挺沉的,差點沒站起來。
不過女孩的東西嗎,他沒好意思問是什麼,就是掃了幾眼。
他們要去的是粵東吳縣,從前年開始,吳縣的蔬菜公司就進行了改革,專門種植冬季熱門菜,成立了北運站,供應北方各城市冬季新鮮蔬菜。
用卓翼的話說:“還是人家沿海的人腦袋活躍。”
周漁就問:“面積有多大?”
卓翼去了兩趟了,對那邊還算了解:“他們只有幾個品種,黃瓜,韭菜,青椒和茄子,但種植面積很大,足足四萬畝,應該這麼說,東北華北的大部分冬季菜,都是人家供應的。”
“好家夥,這麼大面積。”張小翠都忍不住感嘆,她是農民,太知道這代表著什麼了,尤其是梅樹村最近剛剛組織起來,一個村都要定下那麼多條條道道,這麼大的一個縣呢,“這可太厲害了,他們怎麼組織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