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天是被地藏王菩薩從灌愁海里面逼出來的。
地藏王號稱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她的名字由此而來,可見她的耐心極好。
七七四十九天的經文唸誦,整個灌愁海的愁緒都輕了許多,可是鳳天卻很頭疼。
那些經文縈繞在他的耳邊,腦海,彷彿在他的頭上戴了一個金箍,讓他日夜不得安寧。
可他知道自己打不過地藏王,他對那些神佛閻羅也沒有好感。
按照那些人的說法,越是掉入地獄底層的幽魂越是罪孽深重,不可饒恕。
他們用這樣的眼光看他,他也沒必要對他們和顏悅色。
當然,也沒有人會來到聻獄。
這裡彷彿是一個被遺忘的世界,連酆都大帝都不相信聻獄裡面還會有幽魂。
地藏王的到來,本來給了他一個驚喜,可是地藏王的經文卻給了他驚嚇。
他聽著那讓他頭疼不已的經文,迫不得已出來了。
他看著地藏王,問她幹什麼。
地藏王奇怪的看著他,良久,她說了一句:“原來是灌愁海孕育出的精魂,你不該在這裡。”
他那時不知地藏王之所以知道他的來歷,不是因為她知曉一切事情,而是因為諦聽聽到了他的心聲。
他因著這一句話,心裡軟和了下來。
他從不覺得自己有罪過,可是,聻獄不這樣認為。
地藏王道:“我沒法子帶你直接離開聻獄,你身上的愁緒太重,裝著整個灌愁海,除非灌愁海空了,你才有可能離開這裡。”
他失望了。
他說,“既然你幫不到我,那便請吧,也不用再來煩我。”
地藏王道:“也並非完全沒有可能,我可以傳授給你一個法門,可以助你修煉出分身,你的一個分身留在此處,另一個或許可以被我超度後帶到外面。”
他對此有了一些興趣。
只要能夠出去,是分身,還是他自己,區別其實並沒有那麼大。
他只想見到孟皎,只想問問她,到底對他有沒有真心?為什麼他會墮入地獄?他難道不值得她愛?
這些念頭漸漸的變成執念,成了他一日日證明自己還活著的信念。
當然,他也沒法兒死。
對別人來說沾染不得,會將幽魂化成苦水的灌愁海,對他來說是養料,他在其中存活如魚得水,除了心越來越苦,執念越來越深,恨意越來越濃烈外,並沒有別的毛病。
地藏王交給他修煉的法門。
他自己勤學苦練著,地藏王也會時時過來超度在灌愁海里化為苦水的那些幽魂,只是收效甚微。
地藏王是個菩薩,不是佛。
她一個人渡不盡這累計了數千萬年的人間愁緒。
他的修煉進展緩慢,地獄出不了鬼仙,聻獄容不下神佛的法門。
無論他多麼努力,修煉出來的那一點點力量都會被灌愁海化為烏有。
這個過程重複了無數年,後來,連地藏王都沒有耐心了。
地藏王靜靜的看著他,有一瞬間,他在地藏王的眼睛裡看到了悲憫,和痛苦。
地藏王走了。
他痛苦茫然了一陣子,便釋然了,這是他的牢籠,生生世世且在這裡待著吧。
直到他聽到了來自十八層地獄的震動,整個灌愁海都晃動了起來。
他後來自然知道,這是地藏王在地獄造反了的動靜,可彼時他不知道,他只是覺得整個灌愁海似乎有了坍塌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