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對答何守拙滿意極了。
他再次捋著鬍鬚點點頭,拿起自己旁邊的本書籍,說道:“聽聞梅公子懂番邦文字,這本書是老朽這段時間正在研讀的,你看看可能讀?”
梅翰然拿了過去,此時的番邦語與後世的英語略有不同,主要表現在一些特定的文字上。
在英語的發展程序中,也是不斷的在入侵和被入侵的過程中吸納不同的語言文字,才形成了後世的文字。
梅翰然仔細看了一番,雖然有一些詞並不能完全看懂,但知道了英語的語言結構大概可以猜出來這是什麼意思,再結合上下文行文便能猜的出來。
尤其前世他是學霸,在語言這方面並沒有怕過。
他略一沉吟便試著讀了一段,又將其中的意思翻譯了一下,這是一本講授經文的書,類似於後世的《福音書》等。
項伯卿大為欽慕的看著梅翰然,覺得自己沒有舉薦錯人。
而何守拙則一臉驚奇,這樣的人才如今是他急需的,他甚至很想舉薦梅翰然到禮部去,不過,想了想如今梅翰然連舉人都沒有考,若此時以秀才的身份去了,會被人恥笑,只怕終身都會淪為小吏。
那樣的話,就可惜了。
他此時已經起了收弟子的心思,不過,還是要考校一下梅翰然別的學問,他經史子集逐一問過。
梅翰然對答如流,常常有發人深省之言,並漸漸的說出一些連何守拙都沒有聽過的話來,並且引經據典說出出處。
何守拙一臉茫然,他自問飽讀詩書,可有些極其有道理的話,他連聽都沒有聽過。
梅翰然見此,便急忙打住,他經歷了三世,三世都是書呆子,讀的書數不勝數,有些話自然而然的說出口,才醒悟過來自己說出了不是這個時代該有的話。
他恍恍惚惚的想起來,自己似乎也成了一些小說裡的時空穿越者,拿著未來的東西在古代開掛。
可他又比那樣的人更又優勢,他畢竟在這個時代生活過,熟知這裡的規則,出錯的機率更低。
何守拙和他一直談論著,兩人話說了不計其數,茶水喝光了幾壺,依然意猶未盡。
兩人都生出來一股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之感。
何守拙雖然是這個時代的人,沒有領先這個時代的知識,可他心胸廣博,有容人雅量,願意傾聽他人的聲音。
而梅翰然憋了三輩子,一直處在懷才不遇的狀態,從來沒有認認真真的施展過自己的抱負,這一次得以遇到這個時代最傑出的大儒,他終於酣暢淋漓的將自己的想法主張一一說了出來。
這樣的機遇是他從來沒有過的。
他忽然覺得自己和林明媚需要這樣酣暢淋漓的活著,需要離開兗州這樣的地方,到外面的世界好好看看。
而項伯卿剛開始還能和兩人聊上幾句,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後來則傾聽的津津有味,並快速的拿出筆墨紙硯將兩人對話中的觀點儘可能的記錄下來。
他心裡隱隱約約覺得這樣的思想交鋒和碰撞是難能可貴的。
直到外面天色黑了,掌燈時分,兩人才停了下來。
恍若驚醒夢中人的相視一眼,又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梅翰然躬身道:“今日聆聽先生高論,學生實在受益良多,先生之名,學生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