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第三種方式,叫做“大腦連線”!
大腦連線是真實存在並可行!
據程賢玉所知,地球上就有過多次成功的案例,科學家透過將編號為甲、乙、丙的三個猴子或老鼠的大腦透過一定的手段連線在一起,然後讓甲去做一些簡單的事情,然後透過對比甲進行大腦連線前後,做那件事的效率進行對比。
調查發現,雖然甲的效率並沒有達到理想中1+1+1大於等於3,但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而之所以會得到1+1+1小於3的結果,則是因為它們的大腦沒能完全同步。
一旦連線的大腦達到同步,所以連線的大腦的腦力便能成功使向一處,大腦的執行速度必將與大腦的連線數成正比,而當大腦連線數到達一定的數量,導致運算能力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甚至會產生“質”的變化!
一個普通人的大腦開發度是百分之十,一百個普通人的大腦開放度還是百分之十,可如果一百個、一千個、一萬個普通人的大腦相連線,並達到“完全同步”的時候,由“他們”組成的“他”一定能夠突破這“百分之十”!
不過,很可惜,程賢玉不懂這門技術,地球上這門技術也不完善……
但是!
程賢玉有外掛啊!
他不需要技術,更不需要冒任何風險,他的方法很簡單——直在“饕餮之胃”的胃壁中再分化一批大腦!
他不需要自己為大腦構築大腦網路
由於大腦被再分化出來後,它們的神經網路與周圍是不和諧,這時,這些新大腦就是處於“斷網”狀態,這時候就是“穩定領域”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只要大腦之間有生理上的連線,“適則征服”自然會幫助程賢玉規劃好大腦的神經網路,令他們相互連通。
程賢玉就是這麼做的,他除了給胃袋留下百分之四十的“用戰區”用於戰鬥)的胃袋外,其他的“用工區”用於工作,儲存東西)百分之六十幾乎是“種”滿了大腦。
可是,當大腦相互間的神經網路連通後,他發現,由於大腦間的間隙太少,導致神經網路十分擁擠,很不通暢,雖然運算量上去了,但延遲變得高得可怕!
就好像把一百家工程建在一個鄉鎮上一樣,雖然總生產速度很快,但是……交通很不便利,這也變相的拉低的計算能力“貨”算好了,“運”不出去。)
另外還有互感問題,由於人腦是透過電訊號來傳遞資訊的,大腦更是資訊匯總的地方,它們就像一個個密集的電路,電路之間捱得太近,相互產生感應,導致一系列的混亂,這讓程賢玉燒掉了好幾個腦子——真、燒腦!
這讓程賢玉不得不降低大腦的“種植”密度。
到最好,“饕餮之胃”那百分之六十的“用工區”——相當於三百個程賢玉體積的胃壁裡,僅僅“種”了六十個大腦。
這六十個大腦和本體的大腦,一共六十一個大腦,就這麼連通了!
可是,這也僅僅是最基本的“連通”而已,由於程賢玉並不懂“大腦連線”的技術,所以,即使在六十一個大腦都屬於“同源”,排斥小,易同步的情況下,在神經網路連通後,程賢玉發現,這六十一個大腦的計算能力也“只有”兩個大腦時的十五倍作用“而已”……
這就是程賢玉運算能力大增的原因。
隨後,程賢玉不經意間發現,原本剛升級到“b+”的“精力”的成長度居然瞬間飆到了百分之八十!
這是程賢玉第一次透過“非鍛鍊”手段升級屬性,這讓程賢玉的心中埋下了一個念頭:“除了鍛鍊外,其實還是有很多變強的手段的……”
“不過……十五倍運算能力居然沒有直接升到‘a’級?也許是因為‘量’夠了,但‘質’不行吧,畢竟系統的屬性評分是看綜合水平的。”程賢玉猜測道。
這讓程賢玉有些著急要升級“饕餮之胃”,a級的“饕餮之胃”的體積是使用者的“五百倍”,c級時是“十倍”,b級是“五十倍”,按照這個提升倍率,一旦升級……至少也得“x10”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