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共遊
李季抱著手倚在門上,煞有介事地搖搖頭。
本來想找徐弘簡炫耀一番夫人又給他釀的酒,哦,還有新制的中衣他也穿上了,又軟又舒服,一針一線都是她親手做的。
結果尋他尋到這僻靜的地方來了。
徐弘簡寫完最後一字才抬眼看他:“酒呢?”
李季嘖了一聲,微微提高聲音:“想什麼呢,我巴巴地抱著一壇子酒到這兒來找你。然後呢,是要帶著我去旁邊山上抓幾只雞呢,還是去佃戶那兒要些肉幹來下酒?我問到你跑這種地方來了,當然譴人送到徐府去了。”
李季本想著,徐弘簡在這種日子趕路大半個時辰都要來處理公務,以為有什麼不得了的大事,於是譴人送酒過後便趕來了,想看看能不能幫上些什麼。結果只是已經走完大半流程的一樁小事。
想到方才在外面聽小吏說的那些話,李季不由感嘆:“你待這些孩子倒上心,那寺裡還沒說缺什麼,你就讓人又是送被褥又是送米糧的。臨鎮的慈孤局地方還算寬敞,等過完年就叫他們搬過去吧。”
“不過你對那王姑娘怎麼就不體貼一二,上回人家為了讓你喝口熱的,給一起辦事的一幫人都帶了吃食,燉一盅湯得好幾個時辰呢,你說不要就不要了。”李季回憶起在通州辦事的那段經歷,隨口調笑一二。
徐弘簡掃他一眼:“你記得挺清楚的。嫂夫人可知曉你還留意著其他姑娘燉湯要幾個時辰?”
李季摸了摸鼻子,夫人上回為他下廚都是大半年前的事了。他無心之中多了一句嘴,對著蒸蛋說了句“這豆腐還不錯”,氣得夫人三五天沒理他。
好不容易正月裡有空閑能和夫人好生親近一番,李季怕夫人閑著沒事又進廚房,費了番工夫在幾家生意最好的酒樓提前定下了好幾天的菜,又給她找了許多新鮮玩意兒打發時間。
記起此事李季就頭疼,於是生硬地調轉話頭:“咳。不說這些。上元節我和夫人在順福樓定了位置,準備去燈市湊湊熱鬧,再看看花炮棚子的各色煙火。你可要帶著小娘子同去?”
順福樓下的街道沿河,在上元節時列燈無數,燈如星雨,邈若仙境。
徐弘簡想到她站在燈下眸子一點點亮起來的欣喜神情,眼底漫出柔情,頷首應了下來。
為了這趟出門,綠鶯和紅鯉在她身上花了許多心思。比如今日的妝,她們昨日就給她試過,還熄了房內的幾盞燈再看了看。她身上所穿的衣裳,也是她們拎出來看了四五套才給定下來的。
馬車在擁擠的街道上緩緩行著,車廂內的光線忽明忽暗,蘇蘇瞧不清徐弘簡臉上的神情。
也不知他喜不喜歡。
蘇蘇抱著袖爐的手緊了緊,她低了頭,指尖在袖爐上鏤刻的花紋上磨蹭著。
從初一開始,直到昨日,徐弘簡都維持著早出晚歸的常例。
他不在府中,朝寧院有鄭嬤嬤操辦,熱熱鬧鬧地過著。老夫人大夫人那兒都送了些東西到朝寧院來。
和往年都不一樣,蘇蘇沒有煩憂,過得很是愜意。她又進了幾回小廚房,把嬤嬤教給她的重新試了試,小苗臉上都圓了一圈,但一直沒尋著機會給他做。
昨日青木來說徐弘簡要帶她出門看燈,蘇蘇以為宋溫會一起去的,結果並不是。
出門上車那會兒,蘇蘇沒敢抬頭看他,低著頭就上了車,一路行出來,車廂內時明時暗,她也沒膽子盯著他瞧。
平常時候她嫌麻煩,加上不想太招搖,打扮得都較為簡單。應當比她平日要好看幾分吧。
綠鶯對她今日的妝很滿意,連鄭嬤嬤都贊了聲好。
馬車駛得越來越慢,蘇蘇尚在思索間就停了下來,對面坐的那人已經先行掀簾下車。
外面鬧哄哄的,人流像水波一般在周邊湧動著,遊人說話的聲音忽遠忽近。
回過神來,車中就只剩她一人,蘇蘇忙提了裙擺往外走去。
有人正好在外掀起簾子,四周懸掛的燈籠光亮耀眼,蘇蘇側頭躲了躲燈光,眨了眨眼才適應過來。
方才在車內,她聽著外面的聲響,彷彿是船外遊魚,而此時,她也在水流當中了。迎面走來的人群中有個紮著雙髻的小姑娘,提著一柄漂亮的小燈,燈壁上勾勒著漂亮的海棠花。眨眼間,那簇開在燈上的海棠就淹沒在人流中。
而站在車下迎著她的,並不是趕到前面來的綠鶯。
徐弘簡站在車下,朝她伸出手。
蘇蘇在耀目的光影中,把手伸出去。在觸到他手心時,蘇蘇屏住了呼吸,掌心發燙。
站穩後,蘇蘇低聲謝過。
他嗯了一聲。
而後也不松開她,圈住她的手腕,微使力道,把她帶在身側避著人流往旁側走去。
賣醪糟圓子的老闆娘包著頭巾,手腳利落地盛著一碗又一碗,收錢都忙不過來。甜香乘著白霧飄得遠遠的。
面具泥人,纏花木雕,接連擺著的攤位上都熱鬧得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