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榆木腦袋 就你們這水平,我怎麼期待你……
八皇子連著半個月沒來找黛玉, 只讓小太監來給黛玉報一聲他琢磨縫紉機呢,讓黛玉不要想他。
黛玉失笑,當然也不至於這點空間都不給八皇子, 在林如海問起的時候,黛玉還能拿八皇子那天留下的針給林如海解釋八皇子最近在忙什麼。
林如海看了也眼前一亮:“這要是做出來, 無論你在朝堂上再揹著什麼罵名, 在青史上,都會有你的一席之地了。”
黛玉也笑起來:“要不怎麼敢這個時候對朝野公開原來是我在處置政務呢。”——實在吵不過他們, 就拿這東西出來立功呀。
不過,黛玉在朝堂上的阻力, 已經降到很小了。
因為大家發現, 好像根本反推不出黛玉是什麼時候掌的權。
可朝政一如既往地執行,便如元嘉帝兢兢業業當年, 權利過渡絲滑得幾乎沒有痛感 。
那在文武百官的視角裡,就有一個很可怕的問題了——林黛玉是元嘉帝一手教出來的, 比元嘉帝的兒子更完美地承襲了元嘉帝的政治理想,而目前元嘉帝是沒有可以立做太子的兒子的, 立皇孫最大的問題是元嘉帝還能活多久, 皇孫若是未成年,誰會是輔政大臣?
尤其,林黛玉還是未過門的八王妃, 倘若現有的皇孫元嘉帝都不滿意,回頭還是看上了八皇子的骨肉, 最終看在皇孫面上立八皇子,八皇子又七災八難的,必然會效仿唐高宗故事,你確定, 你要和帝國裡並稱的“二聖”之一現在就結下樑子麼?
她可比武則天還誇張啊,武則天那好歹是鬥垮了皇後才慢慢走向前臺的,真正掌權時年過四十,可她如今才多大?她能掌多久的權?
當然,自詡掌握了暴力的男人當然可以掀桌子,實在受不了你可以造反嘛。
可是你真的要為了“掌權之人並沒有別的錯,只是性別不符合你的預期”的小事造反嗎?你覺得老百姓會跟注嗎?老百姓連皇帝是誰都不在乎,只要生活能過得下去,稅收能減輕一些,皇位上是條狗他們都能“萬歲萬歲萬萬歲!”
若是不造反,溫和一點,去紫禁城外靜坐呢?表達一個“有我沒她”的態度?
可這需要足夠多的人,否則小貓兩三隻的靜坐,就算不庭杖百官,林黛玉往那兒一站,輕聲細語一句“諸位大人既然無法與我同殿為臣,那諸位大人還是告老吧,我會稟明陛下允了就是”,你怎麼下臺?你真以為朝政沒了你就不運轉了?
關鍵的關鍵,林黛玉不是一點根基沒有啊——朝野上下,反對她的聲音雖大,但細想,那都是大聲嚷嚷顯得人多,把官員名單拉出來,一個一個看是否發過聲,就會發現有些人雖然沒有明火執仗支援林黛玉掌權,但至少保持了沉默。
細究他們為什麼沉默,或許是當年巫蠱大案,林黛玉自己生母都被人魘鎮,卻能站出來為嫡母並不疼愛的庶子說話,朝中有不少官員就是庶出,至今念著她的好。
也或許是他們本就不在乎是女子還是男子掌權,只在乎國家能不能正常運轉,會不會影響自己的利益,林黛玉出宮之前這類人還不算太多,但她掌握了那麼久的鎮撫司,之後又做了副都禦使,弄下去了許多官員,提拔上來的全是這種人。
再或許,就是那些聽了出宮的姑娘們給大人們說起義塾,說起林黛玉,那些人家能很痛快地接受在老家辦義塾,也能有“倘若男人的才華拍馬也趕不上女人,那些男人活該擠不進權力中心”的認知。
真正要找一起去靜坐的同盟,能有多少呢?
何況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不喜歡女子掌權,始終不肯向前看的,“反正手上無實權,平時袖手談心性”的佔多數,這種職位是一點也不能缺勤和作妖,因為一旦缺勤,其他人就會發現有他沒他一個樣!
種種斟酌之下,官員們最後的反抗,細究下來竟只是“女子産育”,在黛玉回過了那一句男女壽命之別後,竟就沒有了聲音,只剩下了弄不死你我也要惡心你,在逢年過節於寺廟宮觀上香時默默祝禱讓她生孩子生死算了!
但這個就和那些他們曾經嫌棄的愚婦行巫蠱之事,別無二致矣。
這些蠢人且不理會,說回黛玉,雖然林如海公佈她參與了內閣諸事,大臣們並沒有掀起什麼波瀾是好事,但確實沒勁,摩拳擦掌等著和人好好辯經的黛玉都覺百無聊賴,因為朝政順手,甚至還有空多進宮幾回。
——山不來就我,我來就山,看看我的未婚夫把縫紉機折騰到什麼地步了呀。
八皇子卻避而不見——準確來說,不讓黛玉見縫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