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伴讀出宮 那可是教育水平最高的一批女……
以黛玉的脾氣, 湘雲既說得出這樣一番話,還明知山有虎更向虎山行,自然有自己的金剛鑽, 無需自己為她的安全擔心。
但,究竟還需要一個能去說服元嘉帝和大公主的理由。
黛玉便直接問了。
湘雲道:“姐姐, 我亦是將門之女, 未必沒有自保之能啊。”
黛玉搖頭:“也沒見著外祖母領兵上陣活成佘老太君呢。”
湘雲悶笑了一聲。
但理由還是要給的,湘雲也明白黛玉需要給皇帝和公主一個交代。
於是湘雲左右環顧了一下, 沒找到趁手的東西,想了想, 招手讓侍女過來, 吩咐侍女幾句,再不片刻, 侍女便捧了一把劍過來,湘雲抬手握住, 長劍出鞘,都沒有起身, 坐那兒, 就能漂亮至極地挽了一個劍花。
黛玉看得眼前一亮:“妹妹什麼時候還學了這個?”——史家女還真習武啊!
侍女捧著長劍退下,湘雲唏噓:“原本我也不會這些,只愛那些風月詩詞, 但自從廣州那t邊傳來吳家姐姐的訊息之後,我便有心在學了。”
這就是蓄謀已久了。
都不用問誰教的——湘雲的父母死在戰場上, 為此方讓史家多了一個侯爵可以承襲,而湘雲嫁的衛家也是正經武官家族,新婚燕爾,耳鬢廝磨之際, 湘雲有心想學,哪裡有學不到的。
當然,不可能有吳青霜那從小的童子功厲害,但又不是讓她去考武狀元,世上許多事其實有個“勢”就夠了,你去雲貴赴任時侍女隨時捧著劍在一邊,自己閑暇時不是如嬌花軟玉一般只在鬥草簪花而是騎馬射箭,弄出似模似樣的樣子,便能阻止絕大部分的惡意。
只是湘雲這麼說,倒讓黛玉好奇:“妹妹學是學了,倘若最後派不上用場,豈不白費?”
“怎麼會白費。”湘雲眸光都有些飄忽,“即便沒有這回女官考試,先夫在時,都曾為海疆被南安王爺耽誤了而憂心,說倘若有機會,必要謀個機會去重整海疆呢。”
這就是湘雲的傷心事了,黛玉安慰了幾句,也知道有些傷痛安慰是不管用的,左右此次過來的目的已經達到,在湘雲收了淚水後,便起身告退。
湘雲起身相送,末了,還是少了些定力:“雖知姐姐是信人,但……”
“妹妹放心。”黛玉輕拍湘雲的手背,“倘若妹妹沒有為天下女子開個好頭的心,我也不會讓妹妹孤身一人去那麼民風彪悍的地方,既然妹妹已經有了準備,我必不讓妹妹的準備白費就是。”
這本來也不是什麼難事,當元嘉帝與大公主知曉湘雲已經做了的準備,自然就沒了阻攔的心思。
倒是黛玉還勸大公主,女官考試不考也考了,除了兩位外派的之外,倘若大公主覺得缺了臂膀,多留兩個人在宮中也不妨,費不了多少俸祿。
實在是黛玉帶走了探春,大公主原本的伴讀又到了年紀,家人最近已經請旨求她們出宮婚配,確實讓大公主獨木難支,加上黛玉也想抓住一切機會讓朝廷讓內宮多一些掌權的女性,這樣將來公開了是她在掌管朝政,也能更順理成章地提拔女性官員。
黛玉不想做曇花一現的女首輔,要做就把女子徹底帶到朝堂上,事情全由她做太顯眼,自然就要攛掇大公主。
可大公主實在也談不上多大膽子,糾結了一下,沒有立刻給黛玉答複,只轉頭去向元嘉帝請旨。
元嘉帝哪怕是半退休狀態,非常有閑心養皇孫,也有閑心關心八皇子有沒有老老實實每日運動保養身體,更有閑心和閨女聊天,但,和大公主聊公事,還是覺得很折磨。
資質所限,很多話題沒辦法心領神會,就會顯得很無趣。
便如這留兩個人在宮裡的事,元嘉帝都嘆了一聲:“怎麼連這樣的小事都不敢做主呢?”
“除了留兩個女官的事,還想和父皇說一說。”大公主覺得有點壓力,但有些事也只有她來開口,只能硬著頭皮道,“當年父皇選入宮來給妹妹們伴讀的女孩們,也都到年紀了。”
元嘉帝眉頭一皺。
其實,何止是伴讀們到年紀了呢,就是當年那些集中教育,想著好好培養了去撫蒙的公主郡主,也到年紀了呀。
可元嘉帝現在捨不得了——至少捨不得大公主去撫蒙。
可是元嘉帝究竟是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正經人,倘若大公主自己都不去,他也拉不下臉來讓收養的女兒或是郡主們先嫁。
思前想後,還是把問題丟回了大公主:“怎麼突然想起這個事來?”
“黛玉妹妹鬧的呀。”大公主迎上了元嘉帝的目光,道,“她問兒臣要不要多留兩個女官來分憂,其實細想,這回考試之人的資質,遠不如上一回,真要說分憂,哪怕選兩個妹妹來一起管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