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紅樓之林家女相 > 第70章 貴妃省親 你看看人家!

第70章 貴妃省親 你看看人家! (第4/4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染上小貓病了怎麼辦 深居桃源 漂亮小瘸子醉酒求親!哥哥爽翹嘴 漂亮男人如何扮演路人甲[快穿] 狂熱覬覦,瘋批狗崽子以下犯上 病弱小瞎子被詭異們團寵 病秧子怎麼當虐文替身 真少爺回國後,發現穿進狗血劇情 破曉[電競] 福星高照韓思萊 離婚帶倆娃在山旮旯開農莊 科舉炮灰簽到躺贏日常 笨蛋王妃手撕be劇本 絕症真少爺在茍醫藥費 絕贊OOC咒術馬甲放送中 能不能有點距離感啊 荊棘 被迫與偏執亡夫成婚後 認識你我願賭服輸 誘春

“我後悔。”蘇瑾輕嘆,“那日我不應該偷懶,說什麼牝雞司晨便放棄考試,倘若知道陛下能容得下女官,我就該好好一展長才,和你爭一爭到底誰去養心殿做這個侍書。”

黛玉其實也不是很看得上那些隨分從時,講規矩學理家,一口一個女兒本分,把什麼詩詞歌賦個人情趣都當做毒草,只專心和姐妹和妯娌和婆婆鬥的人,而……蘇瑾,在黛玉這裡,一直就是這樣的。

你想和我爭侍書?

“世上沒有後悔藥。”黛玉還是保持了友善,但也有傲氣,“何況姐姐真要和我爭,也未必爭得過。”

蘇瑾當然也有傲氣,自袖中取出了一篇文章來:“妹妹且看這一篇文章,能不能和妹妹一爭長短?”

船中有燈,倒是能看字。

黛玉接過,垂眸閱讀。

論皇室與民爭利。

黛玉的那篇文章,主旨是向外看,在國內皇商經商當然算與民爭利,當然要被嚴格摒棄,但行商又不是一定得在國內,往外走,引領一個時代的潮流,自然談不上什麼爭不爭了。

但蘇瑾的這一篇,寫的是向內看。

皇室為什麼要與民爭利?

哪怕皇帝連帶他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都往死了奢侈,一日換八套衣服,能糟蹋多少東西呢?

真正讓皇室不得不與民爭利的,是除了皇帝和他的皇子,皇室還有大量的親王郡王國公也有他們的三妻四妾,有他們只要活一天朝廷就得付一天的祿米,不與民爭利,拿什麼養他們?

文章筆鋒又一轉,說士大夫總批評皇t室用度,可士大夫的用度難道就少了嗎——大明的嚴嵩抄家抄出一百四十多頁的財産清單,看上去觸目驚心對不對。

但鬥垮了嚴嵩的徐階難道就是什麼好東西了?他自詡清流,可他家有六萬多畝田産都不給國家納稅啊,試問皇室主枝的田産有六萬多畝這麼多嗎?

聖人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士大夫們自己吃得盆滿缽滿,欺壓得當地百姓敢怒不敢言,出了個力摧豪強的海瑞,還要被批評“可以傲霜雪而不可充棟梁”,那棟梁之才們算什麼東西呢?欺壓當地百姓,讓百姓如坐水火,還不給國家納稅,這個叫棟梁嗎?

文章就總結,與民爭利這個事兒,根源上確實是錯的,國家這個機器能從百姓身上收的錢是,也只能是稅款,稅款收上來之後,才是皇家從戶部取供養皇室之使費,士大夫從戶部取自己為國做事的報酬,除此之外,其餘優待,都不合理。

如此,就轉向了蘇瑾想提的政策。

士紳一體納糧。

主要打擊徐階此等坐擁上萬畝良田而不納稅之輩,也不用留什麼“為了鼓勵百姓讀書所以允許舉人擁有百畝不納稅的田産”的口子,因為一旦留了,原本的千畝田産都能透過做賬做成百畝。

要鼓勵百姓讀書也容易——給舉人進士發祿米,該是多少就是多少,這遠比怕麻煩而直接讓舉人收百姓的“投獻”把土地記在自己名下強。

蘇瑾還舉了一個治家的例子,說那些小門小戶的人家弄了個園子,是一片竹林一個花圃一個池塘都要單包出去給人,除了日常插的花吃的魚要承包的人孝敬外,還要收相應的租子來補貼家用,這原本再好不過。

有大戶人家學了去,又覺得咱們這樣的人家不可失了體面,於是只要下人孝敬日常插的花吃的魚,沒再讓那些包了竹林花圃的人給公中銀子,只要求拿出不定數的幾串錢來分給沒拿到這些竹林花圃池塘的僕人,這算什麼?

這是明晃晃的把好好的家産分給了別人!想都想得到僕人們得了這一分利又不用交租子,也不可能拿出真金白銀分給沒承包的人,年深日久,他們還能意識到這是主家的恩典嗎?他們怎麼會不把竹林池塘當做自己的私産肆意取利,主子連朵花都掐不得?

而如今國家的制度,讓那些舉人進士憑本事把土地納入自己名下,也不用給朝廷納稅繳糧,可不就是這“承包了竹林池塘又不用納稅,全憑自己本事取利麼”?

士紳一體納糧,就是要把這個政策掰回來,奴僕士紳)能得的利只有月錢,哪怕多發點月錢養廉銀)來讓他們幹活,至於另承包了的土地花圃,該交租子得交租子,絕沒有“咱們這樣的人家也不必這麼算這些小節”的道理,自古以來,用起來是否如泥沙那先放放,取肯定是盡錙銖的。

至於怎麼交稅納糧,蘇瑾還提到,可以免丁稅,只核算了之後收田稅,此所謂攤丁入畝是也。

因為沒田的百姓生活是真的悽苦,每天只能去給人做長工短工,不是種田就是織布,勉強得了點工錢,連供自身溫飽都困難,哪來的錢去繳丁稅呢?

於是,生了兒子都還好,生了女兒的直接溺死的都有,倘若實在繳不起了,便自賣自身入豪門為奴,豪門多的不是避稅手段,朝廷左右是得不到這一份錢,白白養肥了豪門。

文章的結尾,寫的是自古以來治亂興衰,耕者有其田時為盛世,百姓衣食無著則為末世,豪門世族在百姓身上肆意盤剝兼併土地,毫無疑問是催促了盛世向末世轉化,倒過來指責是皇家與民爭利,卻忽略了自己修身之德,何其可笑?

王朝的弊政在於王公貴族兼併田地卻不納稅,小民百姓無地可耕卻要承擔天下之稅,而不在於小小的“皇室是否與民爭利”,倘若因為士大夫嚷嚷的聲音比誰都大,便把“皇室是否與民爭利”當做多要緊的事情,忽略了士大夫這個更讓小老百姓活不下去的群體,就捨本逐末了。

真正能解決王朝最深處的問題的是改革稅制,是去掉壓得小民百姓抬不起頭的龐大賦稅,甚至是擁有的土地越多,需繳納的賦稅越多的漸進式納稅法,讓士大夫把土地吐出來,還給小民百姓,才能天下大治,王朝久安。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她比直女還肆無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