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也只能客氣了兩句“臣女不敢”,才道:“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辦法,無非是從下旨之日起,知會每一個人家,若能歸還則立刻點清數目,若無法歸還則以三年為期,定下還款的計劃來,三年內還清。”
“這……”四皇子有些不解,“如此下旨,就是能還款的,官員們也不會立刻就還了,因為誰都會想,錢財多放在手中一日,便多一日的變數,保不齊三年之後,戶部在別的什麼地方發了財,不再追這筆欠款了呢?”
“是,所以殿下在條陳中也能看到。”黛玉道,“倘若是要三年之後還款的,本朝律令,凡私放錢債及典當財物者,每月取利不得過三分,咱們亦以此為限,自陛下下旨之日起,晚一個月歸還,便付三分的利。”
四皇子還是不甚認同:“債多了不愁,欠一百萬,加利息欠共計欠二百萬,左右是不準備還的,有何不同?”
“回殿下。”黛玉是想過這個問題的,“勿謂言之不預也。”
“此話何解?”
“殿下,此事若是操之急切,陛下一下旨,您便領著禦林軍四處追債,若有不還者,盡數抄家,想都能想得到必會血雨腥風,錢未必能追上多少,卻會真的失了百官之心。”黛玉道,“但,寬限寬限,再拿不出來,這時將官員們抄家抵債,想來也不會有誰有怨言。”
頓了頓,黛玉還道:“何況,殿下,事緩則圓吶。”
四皇子簡直覺得黛玉都神了,問得都急切了起來:“侍書細說。”
“是。”黛玉道,“文武百官,欠債者甚多,若是現在就抄家抵債,想來那官員也無心公事了,可國家總是需要官員實心用事方能運轉,勢必要提拔新的人來,可一時間,豈能有那麼多的人可以提拔呢?那些欠錢的官員,是否以此為恃,覺得欠了便欠了,朝廷不敢對他們如何呢?”
四皇子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明白黛玉這個操作的深意了。
——從皇帝下旨開始,培養新一茬的官員,規模大了,肯定是瞞不住的,但就是要人知道朝廷在找他們的備胎,才叫光明正大的陽謀。
這對於那些欠了債,卻覺得國家沒了他就不轉了的人,是最厲害不過的震懾。
他把這話原樣給黛玉說了。
黛玉笑了笑,閉了嘴,並不肯讓四皇子太難堪,但閉目養神的元嘉帝是一點也不在乎兒子面子的:“若只想到這一點,你還是差點意思。”
四皇子露出深思的表情。
但才被當頭棒喝過的腦子壓根沒有那個冗餘量可以深入思考,想著不恥下問也是良好的品德,四皇子對黛玉深深一揖:“還請先生賜教。”
黛玉匆忙側身避過,又還禮:“臣女豈敢。”
元嘉帝擺擺手:“不必如此,這禮你受得起,直接說吧。”
“是。”黛玉道,“殿下,那些新培養的官員但凡有些悟性,也該知曉皇家培養他們做什麼,自然會擦亮了眼睛去盯t著那些欠了債的官員,那些官員但凡敢在任上大撈特撈,亦或是暗示門生故吏在地方上盤剝百姓,收的冰敬炭敬過了頭,打著以貪汙受賄的贓款來抵借款的主意,不必皇室費心監察,自然會有人上書告知的。”
這是連秘衛的活兒都給省了!
到那時候因為他們盤剝百姓抄家,不比因為還不上錢抄家,體面多了?
四皇子目瞪口呆。
真的,政治鬥爭有時候掰開了就是很簡單,但是回到最初的起點,四皇子是萬萬想不到,還可以這麼追債的。
四皇子都不是為了拍馬屁,對黛玉那叫一個發自內心的心悅誠服:“今日才知,脂粉隊內亦有這樣的治國之才……”
“這才哪跟哪。”元嘉帝笑了一聲,斜了黛玉一眼,“說給朕這個傻兒子聽聽,這些主意為什麼叫做還沒想好?”
四皇子已經覺得這個計劃盡善盡美,真要能討到這個差使,立刻就要原樣執行了,聽元嘉帝這話,直接愣住。
……啊,還不夠完善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