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辦事王爺 你要幹什麼!
元嘉帝這個差事, 並不好辦。
——像給秦可卿弄個誥命,戴權和京中數得上的勳貴們都有些聯系,讓他出宮暗示一番, 寧國府巴不得能攀上他,自然會乖乖掏錢給賈蓉買龍禁尉, 薛家……戴公公還真沒掉價到會去皇商家裡喝茶。
黛玉思來想去, 稟告過元嘉帝之後,去坤寧宮找寶釵串門去了。
自那日考試之後, 這還是黛玉和寶釵的第一次見面。
寶釵對黛玉的到來,頗詫異。
說起她對黛玉的觀感……寶釵原本的目標是隻要進宮就好, 做哪位公主郡主的伴讀都不要緊, 但人總是貪心的,既進了宮, 自然巴望更好的前程,蘇瑾那條天命的路實在指望不上, 那也是蘇瑾的家世實在不是自己所能碰瓷之故,寶釵卻不覺得論才華, 自己哪裡比黛玉差了。
因而看黛玉的眼神也多少帶了一些暗搓搓的審視。
黛玉在宮裡呆了這麼久, 早就不在乎別人或明或暗的探尋,只攜寶釵的手坐下,自有鶯兒捧來待客的茶點。
寒暄畢, 黛玉便開宗明義了:“姐姐知道的,宮規森嚴, 沒有主子的允許,就是我也不好四處走動。”
這就把寶釵所有打聽打聽為什麼獨獨是黛玉去養心殿侍奉的想法都打消了:“卻不知,妹妹此來……”
黛玉呷了一口茶:“陛下有旨。”
寶釵立刻就站了起來,當時就要給黛玉跪下。
心裡也不得不罵了一句髒話, 就是你再受寵,宣旨有你這種宣法嗎?!
黛玉笑了笑,把茶杯放下,聲音溫和了兩分:“並非下給姐姐,也無需姐姐接旨,咱們坐下聊就是。”
寶釵有些警惕,謹慎地只坐了小半邊。
黛玉也不在意,只輕聲道:“陛下說,姐姐兄長薛蟠如果沒捐過官的話,倒是可以捐一個。”
寶釵:……啊?
就是再隨分從時,這樣奇怪的旨意也是不得不問清楚了:“這是哪門子的旨意?”
“陛下有差給他。”黛玉雖然明白元嘉帝的意思,但也不好給寶釵透露太多,“但陛下直接給個商人下差,總歸不成樣子,多少捐一個官,怎麼都好看些。”
寶釵都有些恐懼了。
眾所周知,官也不是什麼人想捐都能捐的,有道是“有些人想跪還沒這門子呢”,便如薛家,再是豪富,上一位做官的也只是薛家那位紫薇舍人先祖,其餘人等連這個機會都不配擁有,換以前的寶釵,自然會理解成大大的榮寵。
但,因為最近才知道了原來皇家封了個賢德妃並不是什麼好話,寶釵便不得不警惕了幾分,斟酌了一下語言,才謹慎地道:“陛下要哥哥去做什麼機密之事,我不過內廷女官,不敢打聽,但厚顏請妹妹告知一句實話,這個差事,到底是兇是吉?”
黛玉嘆了一聲:“要做什麼事,我倒是知道,但如姐姐所言,既是朝政之事,確實不便告知姐姐。至於吉兇……我並非推諉搪塞之輩,若是能說,我自不會三緘其口,實在是此事吉兇禍福撲朔迷離,實不敢在一切都未有定論之時便貿然下結論。”
寶釵:“那……妹妹可能打個比方?”
黛玉笑了笑:“我出身何處,姐姐可知曉?”
巡鹽禦史林如海家。
寶釵是真的從小缺乏這方面的教育,對政治鬥爭的慘烈程度也確實缺乏認知,縱使知道於皇家而言真正的肥差不可能落到自家頭上,但如果是鹽政這樣要緊且肥得流油的差事,心底還是忍不住冒起了一陣歡喜。
哪怕知道前面是坑,但差事本身光鮮亮麗已經很能吸引寶姑娘了,何況黛玉不過是個傳信的,意思是皇帝的意思:“好,我這就給家中寫信,只是信雖好寫,卻不知該如何送出……”
“不,宮規森嚴,東西落在了紙面上,總是別人的話柄。”黛玉其實不是很理解寶釵這突然的情緒轉變起自何處,但總歸事情是辦下來了,“喊個小太監去姐姐家裡跑一趟吧。”
最後出去的,也就是皇後身邊夏守忠的一個徒弟。
措辭嘛……
“薛才人和在養心殿侍奉的林侍書親厚,得了個訊息,太太可別外傳,悄悄給薛大爺把職位佔住了是正經。”
薛姨媽正發愁一入宮門深似海,怎麼也聯系不上寶釵呢,當即學著王夫人平日打賞太監的模樣給小太監塞了二百兩銀子,問:“多謝公公告知,可薛家從來沒經歷過這樣的事,卻不知這是哪一處的官,要走怎樣的門子?”
這是徹徹底底的外行話,要是換了旁人,少不得被惡狠狠敲詐上一筆,不脫層皮是萬萬不要想把官捐上來的,可這既然是最上頭給的暗示,小太監又豈敢拿大,當即一五一十地給薛姨媽解釋清楚了要走哪裡的流程,怎麼寫薛蟠的履歷,拜上多少銀子,就差沒當場領著薛姨媽去把事情辦了。
薛姨媽自然是千恩萬謝,因為實在是很大的忙,在小太監臨走時又給人家包了二百兩銀子。
薛家豪富,自不會把這四百兩放在眼裡,就是小太監回來之後先到養心殿來拜見戴權,腆著臉兒把四百兩都給戴公公孝敬了上去,戴公公都只笑了一聲,拿了二百兩:“行了,剩餘的自己收著吧。”
小太監自是千恩萬謝地起身要去,臨走還沒忘了給戴公公賣乖:“下次再有這種活計,公公千萬想著我些。”
被戴公公狠狠踢了一回屁股,提點一句:“也別光到養心殿來,夏公公那裡也得孝敬到了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