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丫頭……
這丫頭!
想想記憶中那個聰明.慧黠的阿敏,想想閨中時那些無憂無慮的時光,想想自己少年無知時,也曾這麼不知天高地厚地討論國事,皇後眼睛都有些發酸。
她起身,對皇帝鄭重拜了下去:“妾身無狀,陛下恕罪。”
這聲音已經在盡力壓抑自己的難過,可元嘉帝還是聽出來了,雖不知妻子待字閨中時到底和賈敏是何種交情,但好歹知道妻子這是觸動了情腸,自然不會怪罪,還伸手:“起來吧。”
皇後深吸了一口氣,伸手搭住了元嘉帝的手,順勢坐在了元嘉帝那邊。
元嘉帝輕聲道:“梓潼與賈夫人的淵源,朕未嘗不知,梓潼盡管放心,朕將林丫頭留在身邊,自然會給她一份前程。”
這是黛玉自己選的道路,皇後也不能硬以“為你好”為名把黛玉重新困到後宮後宅裡,只是氣氛既然到了這裡,該求的話也要求出口了:“陛下既然決心已下,妾身自然不會攔著,可若是林丫頭有什麼地方不太合規矩觸怒了陛下,小錯陛下自己罰就罷了,若是什麼無法再留在養心殿的大錯,陛下……”
到底是沒說出什麼“不必殺她”的不詳的話來,輕巧繞了過去,說結論:“陛下只送到妾身這裡來,妾身調.教便是了。”
“好。”多年來難得一個稱心如意的隊友,這點面子元嘉帝當然是要給的,就是元嘉帝並不覺得那麼伶俐的小丫頭會幹下什麼非殺不可的罪過。
給完了許諾,想想平日端莊的皇後難得動這麼一回情,元嘉帝都起了一層別的心思:“梓潼,林如海算是朕頗信重的臣子,如今在巡鹽任上已是七年,朕雖在鹽政上用他很順手,但為免幹臣寒心,再怎麼也得在這兩年調回來,到時候,入閣拜相,指日可待。”
“這是朝堂上的事情。”皇後詫異了,“陛下何必與妾身……”
但對上了元嘉帝的眼睛,皇後閉了口。
朝堂上的事情確實沒必要知會皇後,但如果是兒女的事情就有必要了——
林丫頭今年十三歲,六郎今年十五歲,論年齡,是剛剛好合適的。
林丫頭如今家世雖然單薄些,但總歸不是什麼無法結親的商戶女,林如海又是早晚要升官的,回頭在禮部幹上幾年,做上兩屆科舉的主考官,便能桃李滿天下。
小姑娘身體可能不太好,但問題不大,這個可以調養,實在不行可以納妾,皇室多的不是無子的正妃,正妃要大度就把妾室留著,正妃要是悍妒那也可以去母留子,都不是問題。
再說六郎自己……聰明伶俐還是有的,看他平日念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時候眼睛裡都有光,卻對母後宮中那些美貌的宮女沒有多大興趣,明擺著喜歡有才華的,和他能聊得來的女孩。
當然,蘇瑾也很有才華。
只是蘇瑾的才華……她在考試中展現出來的脫身之計,皇後貴妃這麼一幫個人素質也很強的世家女被逼急了也能想得出來,但是黛玉的才華是皇後活了那麼多年,到現在都不敢說自己能寫這麼一篇政論文章,這已經超越了閨閣女郎所能擁有的能力和見識了。
當然,還有個“後宮不得幹政”的問題,但“幹政”這個事兒其實微妙得很,端看皇帝對妃嬪的容忍度在哪裡,看看歷朝歷代的皇後吧,從竇太後衛子夫到長孫皇後馬皇後,誰敢說不懂政治?真正一點政治不懂,在皇家怎麼活得下去?
再加上皇後和賈敏有舊,倘若賈敏之女沒蹦到皇後面前來,皇後居於深宮之中,鞭長莫及到也罷了,如今人家水靈靈地出現在你面前了……
你別說,你還真別說!
“等等看吧。”琢磨了許久,皇後對元嘉帝嫣然一笑,“孩子們都還小呢。”
“是啊。”皇後沒有一口就否決,可見在審美上還是和元嘉帝站在同一戰線上的,元嘉帝心情實在是好極了,拉著皇後的手笑,“朕先好好教著。”
皇後點頭,享受了夫妻之間片刻的溫存,然後後知後覺想起來一個問題:“陛下。”
元嘉帝:“怎的了?”
“咱們是不是忘了一個人?”皇後哭笑不得起來。
那四個硬著頭皮答題並且應該答得並不好看的姑娘不說,跟著蘇瑾出去了的吳家丫頭,貴妃淑妃賢妃看不上,裕嬪可是說了喜歡的,咱們是當伴讀處理,還是一起收進來當個女官看看品行?
“那丫頭啊……”元嘉帝也後知後覺起來,“再往梓潼身邊塞也不合適,給太後吧。”
剛好,太後那邊也湊一對兒,和皇後的一對相映成趣,這樣誰都不顯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