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退班時,廉衡本欲綴明胤身側,祈望他怪他一怪,明晟攔過來同他寒暄兩句的功夫,由始至終眼觀鼻鼻觀口入定一般的襄王爺,腳踏祥雲徑自杳去。
生氣鬧彆扭?
怕他真替東宮抹牆灰?
哎,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他就真給東宮抹三尺,又能怎個樣?
少年回到翰林院,問掌院學士詳細請教了觀政程式及注意點後,摒掉犄角旮旯裡窸窸窣窣的什麼駙馬爺供職翰林院不過是皇帝派來鍛鍊女婿的遊戲等私議,摘下狀元冠,四仰八叉躺休憩室,閉目恍惚一萬年。科甲功名,說到底是合天下人,較學問比財力的勾當,從古至今,牢籠過多少英雄。然他這一身紅袍得來,卻有如神佛加持,多少人一輩子落第難舉不得一個“中”字,他卻過目不忘筆底神助,究竟是後天努力還是天命註定?
腦子攪漿糊,混混沌沌睡了過去。
“小相公?小相公?”
“老爺,他今早已被封為額駙,您不能再由著尋常稱謂稱呼他了。”
“他就是登上相位,在老夫眼裡還是當年貢院裡敬老尊賢的小猢猻。”
“老爺,看他睡得實在,估計是累著了,要不您先回府休息,小的在此候著,等駙馬爺醒了,再請他一塊回府。”
“也好,錢大人看到信札,這會估計已經到府了,賓侯主,不合禮儀,我先回去你且在此候著。”遠圖公囑託完抬袖就走,還未跨出門,廉衡惺忪著眼撐手而起。
緩過神明看清眼前花鬍鬚,少年一骨碌站直溜他身邊:“老先生?老先生?”
周遠圖呵呵藹笑,久經海風吹曬的黧黑麵龐擱淺著好幾條深紋,揖手還禮道:“一別三年,小相公別來無恙。”
“無恙,無恙,怎敢有恙。”廉衡攙著他,像攙崇門一般,毫不顧旁人眼色,與他登車長去。沿途,周遠圖必要問他今日朝堂根由,少年臉色不由暗沉,靠車壁不無無奈,“大辯不言,我不欲招惹他們,可到頭來還是嘴仗。渾身上下刺稜,看去十分討厭。”
周遠圖失笑:“少年十五二十時,哪個不是愣頭青。”
“我不是愣,我是毒,走哪哪寸草不生。”
“哈哈哈,你這小潑皮啊。”周遠圖開懷大笑,末了揶揄他,“看來小相公是真喜歡公主。”
“嗯?”廉衡驚疑,這什麼論調。
“知道在意旁人眼光了,既是好事,也是累贅。”
廉衡這算聽明白了,敢情,他君子有儀注意形象是因為明旻?嗨喲!
周遠圖有心要開導懷春少年,繼續道:“不患人之不己知。小相公品性,公主比誰都清楚,不必過分在意。”
廉衡赧笑,不予置評,將後半句“患不知人也”心間默默嚼了幾嚼。
他確實還不夠知人。原以為,不過順嘴一滑將周遠圖提調回京,明胤不會上心,孰料他已悄聲辦妥。遠圖公從六品修攥到五品知州再到四品知府,直到現今升任工部三品左侍郎,升遷路宛如春筍,可見後門硬,然明胤這扇後門,長年上把鎖,旁人往往只能院牆外望他一望。包括自己,也只夠格望他一望。
話說回來,遠圖公半路殺出,自要引敖、馬警覺,老先生心知肚明,也做好了“禦敵”準備。他深知這一切看似是襄王鼎力,根本推手乃其庇護身後的廉衡。廉衡想讓他成為破除海禁、開海貿易,引入白銀的一杆槍,強力輔助,推行新式財政,實現“銀為主”的“銀鈔雙幣制”。
周遠圖大器晚成,無拖無累,早生出肝腦塗地、戴罪官場的頑志,因而對於即將成為眾矢之的、四面楚歌的工部佐貳官也是甘之如飴,這讓廉衡大為感動。
二人繞過照壁,司閽迎上來說有位錢大人在前廳等候,廉衡見有客來,正欲迴避,遠圖公不無賣關子道:“小相公莫避,這位貴客,可是專來見你的。”
“見我?”少年抻抻繡眉。
“正是。”昂亢嘹亮的聲音忽響徹這座新闢出來的府邸,接著從前廳踱出位地閣方圓、大眼濃眉的三十啷噹歲男人,身著道袍信步迎來,容光煥發精氣十足,量眼少年,揖手朗朗,“果然聞名不如見面,不才錢輅,向廉小爺……向新晉駙馬爺問安了。”
廉小爺……
少年聞聽“錢輅”,瞠目結舌一時成尊泥塑,好半天才緩過靈臺:“大……大人,您怎麼回來了?”
錢輅:“愚兄回來已有半月。前日剛辦妥交接手續,託襄王看起,已將愚兄調派為戶部郎中了。”不待廉衡周遠圖疑問,他率性一擋,進一步解釋,“雖說清吏司郎中,職銜不高,甚至有謫降之嫌。襄王爺信裡也未多言,但愚兄以為這是讓我返回戶部的最佳途徑,莫說個五品郎中,就是六品主事,我也甘之如飴。”
廉衡再被突然灌蜜,兩口蜜卡在喉間,仿似要齁死他。大人物這套牢人手腕,他怕不是要為他做豬做狗幾輩子了……
明胤一番鋪排,可謂用心良苦。錢輅當年入職戶部雖不到一年,卻體現出醒目的專才能力,否則何以能在半年之內,對戶部家賬、稅務收取諸花冊摸得門兒清。也因他門兒清,才朝堂諫諍。可惜還未及抖落爛賬,就被龍顏大怒的明皇貶去甘州。明胤抽派他歸京,一來雲南那邊已見成效,二來也是為廉衡尋個鐵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少年溫吞一笑:“錢兄回來,萬事如虎添翼,看來戶部賬本,真該曬曬太陽了。”
“早該曬了。”錢輅錚言,復又想起適才在衙門聽到的笑話,不由讚歎:“駙馬爺‘輕搖三寸舌,罵死老奸臣’的高絕手腕,今日遍傳各大衙門,愚兄甫一聽到,笑到一口釅茶噴出三丈。”
廉衡赧容,垂眸不語。
周遠圖:“新知故舊,敘話也該到後廳去,暮夜四合,乾站前院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