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節,弘文館萬事俱休,儒秀皆帶假歸家。
廉衡自弘文館奔至世子府,照例未在書房尋到明胤分毫影蹤。他在避他,或為面子或因貞操,再或者實在不想看到他的臉,以防不適。彷彿避開了他,那虎狼之吻和恥辱柱,就皆可化無。小鬼揣摩到大人物這份心思,軟糯糯付之一笑。
心說再怎麼著他們已成了一家人,勺子哪有不碰鍋沿兒的。視而不見這種賭氣冷暴力有些幼稚啊……轉念又想這掩耳盜鈴大法好啊,唾棄你。掘地三尺啊,找到你。
大小左耳的耳廓、中耳皆嚴重畸形,無治。但右耳耳道堵塞尚不嚴重,聽骨鏈發育還算完整,因此需要疏通外耳道,慢慢恢復聽力,但對小孩來說,疏通耳道是一件疼痛異常之事。假扁鵲良心不安,來時經過年結市集,順手給小豆丁買了兩小白兔。
廉衡自書房出來,躥回緊鄰後花園的留沁殿,見蠻鵲正檢查大小今日課業,會心一笑,拎起門口兔籠,披緊大氅,就滿府亂轉意欲搜尋世子爺,看他尷尬落慫落慌,這可是稀有奇觀。他拎著兔籠,也未挑燈,獨自晃在後花園賊賊低笑道:“貞操過於堅挺,極易吃虧。”尤其對上他這號臭不要臉還膽大包天且喪心病狂的。他探指逗了逗兔子,蹲下身取出只小雪球,摸了摸放地上道:“大兄弟,來,感受一下自由之可貴。”
世子府的這處園中之園,古木參天怪石林立,環山銜水廊迴路轉,景緻相當出眾,本是京都達貴一大遊賞盛地,但明胤生性冷清,位份特殊,除唐敬德外沒誰敢輕易叨擾。以是本就人煙伶仃的百畝王府,寒冬時節這偌大後花園人跡更顯緊俏,日前積雪既無清掃又無踩踏,晶瑩剔透仍舊有一掌之後。小雪球趴雪地裡,儼然成了黃燜雞裡的姜——強勁偽裝。廉衡油然發笑,索性將另一隻也掬出來盡興偽裝。兩小隻很乖,四處試探性伸腳,卻也不亂爬。
少年蹲著蹲著就神遊天外目無焦距,再一回神,一隻球已將自己試探到了三丈外,另一隻則四望不見半分影。廉衡忙忙抓回一隻,四下搜尋著另一隻。心說這要是丟損,藥鬼跟他潑野不說,就是大小也會沮傷,且活活拆散鴛兔這類缺德事他亦於心難忍。心急意燎間就尋到一片假山附近,忽而想起,即便身處世子府暗衛亦時刻尾著他,也不知工於保護還是出於監督。
以是他闊嗓一嚎:“兔哥都丟了,還不出來幫忙啊。”
暗衛猶疑幾許,正要出來,卻又突然止步。因他二人發現,廉衡靠近了一處不該靠近的地方。
雖是掌燈時分,但雪月交輝天地光明,廉衡又是一極其注意針頭線腦的精明鬼,忽而映入眼簾的一排齊整整足印,必令他疑竇抖生。他順著足印走了幾步,發現是延伸到大道上的,便又退回來,反向溯源,探尋腳印出處。心覺,他若觸禁,暗衛自會出面阻撓,而今暗衛遠觀不動,那他就小小滿足一下獵奇心哦。以是追著那串腳印,紆繞假山林,七拐八拐直望縱深處走,終追到那隱秘在石林深處的黑漆漆洞口。少年駐足猶疑一刻,方掏出火摺子,將兔籠放洞口一側,大言不慚騙兔道:“乖乖呆這,哥哥進去給你獵一隻兔妹。”
他咽口口水,下意識捏緊袍角,小心翼翼望無盡的黑暗裡走。
明胤自廉衡入府,就從大書房退出,搬躲自己寢殿的小書房裡,練字,一個“忍慫)”字練它百遍先。
連日來其退避三舍的模樣令六英大為無語,尤其秋豪。細頭髮看著他凝心靜氣的主子,低問:“主子,楊鴻禮受此大辱,萬一狗急跳牆?”
明胤冷冰冰道:“弘文館,本就非他立足之地。”
秋豪:“可他越壓制慾望,越會不擇手段。如果烏叔繼續作壁上觀,我怕他會擅自滋事。”
明胤筆鋒一提:“去信一封。若敢擅動,昌明十年他偽造信件一事,必將公諸於眾。”
秋豪沉默一陣,又問:“署名嘛?”
明胤:“署我。”
署他名字而非世子府,可見這層警告,有多嚴厲。
秋豪頓了頓再無奈道:“這太子太傅也夠可憐。烏叔不理他,鬥詩結束後太子也基本放棄了他,弘文館上下儒生對他亦明敬暗嘲……”
當此時,暗衛叩開房門:“主子,他去了地底。”
秋豪大驚。
明胤墨灑一滴,直飛花園。
廉衡順暗道,縱深畏走大概一刻鐘,才來到一處點有壁燈的平臺,他看著規格周正的地下暗室,嘖嘖兩聲微一搖頭,心說這年頭家裡沒一個兩個神秘地洞都不好意說自己是大戶人家。他一瞬覺得這就是明胤埋金埋銀之地,又是萬卷屋又是瘦竹園,誰知他還有多少隱秘產業。賺那麼多,統歸得有個地方堆金堆銀吧。若非雪天,有人無心留了串腳印,他還真找不到這小金穴呢,陡然間,他已彷彿看到了石牆背後的金山銀山,哇,珠光寶氣已逼得他睜不開眼。
響亮亮咳嗽一聲,吹滅火折,站平臺正中,盯緊面前石壁端詳玄微,搜尋機關。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正前方石壁,刻有一幅浮雕石畫,乍看一幅山水,實則為金文“段”字。
對給一般人,斷難猜出。可他是廉衡,一個將千里關山外的滇黔一隅啃了個透的人,且不說大理段氏亦在昌明十年的戰火中。少年對段氏王朝的精準研究,莫說金文“段”字,便是甲骨文他都能喪心病狂寫出來。因而石畫入眼頃刻,他立即擯去周圍贅餘山水——所有故意增添的障礙物——將浮在正中的“段”字,剝離抽出。
他望著石畫,抬手尾著石雕凌空繞寫,未幾再腆然一笑,機關原來在此。
金文“段”字——手持椎在山崖中敲捶石塊之形——山崖之下是兩點,此處是三點。
多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