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初六的時候,二表姐家的桐生從萬裡市來到了鳳州,杜成淵去接的機。
一點半坐的飛機,三點半就到了,杜成淵接過他的行李,拍拍已經長到173的桐生。
“幾年不見,桐生都這麼高了。”
過了年,天氣就開始回暖,初六的鳳州,這個點,太陽高高掛,大街上都是穿著薄外套的行人,從萬裡市來的季桐生還穿著帥氣的雙排扣厚毛呢,下了飛機就開始脫衣服,見到杜成淵,有些拘謹的打了個招呼。
“表舅好。”
杜成淵把行李放到後備箱,笑著拿過他的外套:“鳳州回暖的早,你們那裡冷,這裡早就不冷了,衣服就放後座吧,拿在手裡也熱。”想著少年人正是面皮薄的時候,加上季桐生也不是那種熱情開朗的性格,杜成淵語氣格外的隨意。
季桐生點點頭,看到杜成淵繞過去開啟車門坐到了駕駛位,立即開啟副駕駛這邊的門,跟著坐了進去。
杜成淵把衣服放後座後,敲了下方向盤,對季桐生說:“先回我那,把你行李放了,如果你覺得累了就洗個澡休息一下,下午們我們去你表姨那裡,晚上就在那裡吃過飯再回來。”
季桐生初次來鳳州,自然是杜成淵說什麼,就做什麼,沒什麼異議的點點頭。
“聽表舅的。”
印象裡,桐生就是這麼個內向的性格,但聽說學習一直很好,沒想到這麼多年沒見,性格依舊不溫不火,規規矩矩的,少年人該有的張揚,他一絲都沒。
“怎麼想報建築系?”杜成淵沉默了許久後,閑聊的問道。
季桐生看著窗外,聞言扭過頭,眨了眨眼,將手搭在車窗上,支著下巴,重新看窗外說:“覺得很有意思。”
有意思……
杜成淵想起自己當初也是覺得有意思,上高中的時候就開始關注這方面的資訊,從最初的參加模型比賽,到後來關注國外關於這方面的比賽,他有興趣的話,都會去挑戰一下,名次不重要,重要的過程,以及看到別人的設計後的驚豔,這能讓他看到自己的不足,以及熱血而沸騰。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佼佼者數不勝數,那種看到別人設計時産生的震撼,他永遠記得。
失敗只會激勵他繼續探索和前進,並不能讓他氣餒和頹廢。
還好他生活在一個氛圍自由的家庭,父母對於他們兄妹的興趣愛好都是持支援態度,他永遠記得父親對他們說過的一句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p.i.a.n.o.z.』
後來順理成章的報考了本地的c大,因為這裡有令他仰慕的建築大師,就是他們系的教授,這是一點,另一點就是,c大建築系的確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學校,如果你要學建築,肯定會在帝都的u大和鳳州的c大之間搖擺猶豫,c大學校對建築系的投入也很花力氣,不管是聘請的教授還是招生都很嚴苛。<101nove.大不僅僅只有建築系聞名於外,它有很多閃光點,只是杜成淵只關注建築,所以別的倒沒怎麼去在意,因為從大一開始他就非常的忙碌,除了上課,私下裡還要做設計,發表論文,漸漸開始參與教授接的專案,從一開始的旁觀到後面教授給與的信任,直接加入到小組裡面,看到自己的成果被採納,一點點從圖紙上躍然而出,看著矗立在你面前慢慢揭開神秘面紗的那一刻,那種成就感,無以言表。
他太忙了,所以當初衛竹漪腳踩兩只船的事情暴露了後,他並沒有生氣,也沒有指責,反倒還有點淡淡的愧疚,雖然當初衛竹漪追他的時候,自己很清楚的告訴過她,他可能不會有太多的時間來陪她,他很忙,他記得當初衛竹漪信誓旦旦的說,我不在意,只要能跟你在一起,我不在乎這些,只要能夠安安靜靜的陪在你身邊。
說得情真意切,或許那個時候她也盲目的覺得,自己不在意,但這已經不重要了。
大三他們在一起,大四上學期便因為衛竹漪腳踩兩只船的事分開,還算和平的分手,“還算”是指,杜成淵的平靜和衛竹漪的心有不甘,但她看杜成淵的心意已決,少女的自尊讓她沒有拉下臉求和。她的確腳踩兩只船,但這不妨礙她想繼續和杜成淵在一起,他帥氣的外表是一點,還因為他的才華橫溢和在學生之間的名氣,每每在校論壇裡看到自己的名字,以及別人談論時對她的羨慕,這都讓她得意又興奮不已,以至於杜成淵女友的頭銜讓她捨不得這份關系,就算對別人有好感,也不想松開手,於是在能滿足自己虛榮心的同時不忘發展地下情。
所以,接受了分手後,心有不甘的衛竹漪離開之前憤然指責杜成淵:“還不是因為你一天到晚在忙著設計,設計,參加各種各樣的比賽,作為你的女朋友的我,你根本沒有關心過,我們在一起這麼久,你陪我吃過幾次飯?我的生日,你知道是哪一天嗎?屈指可數!至於生日,你肯定不知道,呵呵。”
正相反,杜成淵不僅知道衛竹漪的生日,還因為之前太忙沒時間陪她,私下裡抽空親自去市場選材,然後歷時一個月的時間來製作這份禮物,期間見面多次,都沒透露出這個訊息,因為希望在她生日到來時能夠給她個驚喜,並補償前段時間因為跟進專案的事情而見面太少,冷落了她。
但這份禮物還沒送出去,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看來禮物也不用拿出來了。
這些衛竹漪都不會知道了。
站在杜成淵的角度上看問題的話,那就是他已經做到了只要能擠出時間,就會履行男友該做的,這點時間對於他來說已經是很大極限了,但對於一個渴望更多的女孩面前,顯得太過微小,以至於不值一提。
這段一年左右的戀情,正式宣佈告吹。
大四下學期,杜成淵直接去了國外,他選擇繼續深造,這也是教授給的建議,當時教授是這麼對杜成淵說的:“你有想法,也有前瞻性,但國內現在的氛圍並不能接受你超前意識的設計,你需要更廣闊更自由的地方。”其實在教授沒有說這些之前,他就已經決定繼續去國外深造,只能說兩人不謀而合。
另一方面便是,這位教授很惜才,不想珠玉蒙塵,還未發光便被國內的氛圍給打的七零八落,是他不願意看到的,他年少輕狂的時候吃過這方面的苦,便不想自己的得意門生再走彎路。
既然季桐生有興趣,杜成淵倒是個不錯的向導,就算這次只是一時興趣,杜成淵也不介意接待這個外甥,畢竟他並不是個惹人討厭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