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姨娘看了一眼扣兒,苦笑了一下,眼淚卻又忍不住流了出來,說道:
“你不用擔心我想不開,不用說別的,就憑老太太肯這樣為宇兒報仇、為我和孃家安排周到,我也得好好的把日子過下去,只是和太太、和盧家,是再也回不去了。”
扣兒點頭,遞了帕子給梅姨娘擦淚,梅姨娘撫了撫鬢角,對扣兒說:
“收拾一下,我們去給太太請安,都許多日子沒去過了。”
扣兒忙答應一聲,主子明理,她們這些做下人的也才能有好日子過。
躺在床上的三太太聽到梅姨娘來了,楞了一下,她如今身體不好,更加懼怕寒冷,蓋著被子,屋子裡放了幾個炭盆,還是冷的難受。
梅姨娘給三太太行了禮,三太太指了指床前的小榻子,示意她坐下。
兩個人誰也不主動說話,許久,梅姨娘才說:
“太太,奴婢知道您擔心五少爺,可是京中天氣不比江陵暖和,還請不要在京中長住,入冬前就回家來吧,否則您這身體怕是受不了。”
梅姨娘言辭懇切,三太太眼裡起了水霧,她吐血倒地時,親生的女兒都不曾多看她一眼,而梅姨娘這個幾乎可以稱得上仇人的人,卻把她的身體放在心上。
“女兒是我養的,我做不到不偏袒,所以終究是我對不住你,以後我和盧家斷不會再為難你和你孃家半分,你放心就好。”
梅姨娘點頭,三太太看著梅姨娘,擠出了一絲笑容:
“當初娘把你送來的時候,就說你知書達理,是個厚道人,娘說的不錯,我不在家的日子,府裡的事情就都交給你,你好好伺候老爺。”
三太太說完,閉了閉眼睛,連著喘了幾口氣,說完這些話,已經是讓她很耗神了。
梅姨娘站起身,拉了拉被角,將三太太露在外邊的手蓋住,說了句“太太,您好好歇著,奴婢告退,明日再來看你。”才躬身退了出去。
梅姨娘的腳步聲遠去,三太太再也忍不住眼裡的淚水,小聲的抽泣起來,這些日子,她幾乎流光了一輩子的眼淚。
一進入臘月,京城裡辦喜事的人家就多了起來,幾乎每一個吉日,都有迎親的隊伍穿梭在大街小巷之中。
吏部尚書府的內院裡,陸男已經哭鬧了好幾天。還有幾天就是她和高崎成親的日子,高崎卻仍然不見蹤影,忠義侯府派來的人說高崎只是在路上耽擱了,年前定是能夠回來的,還隱晦的表示,老侯爺已經病的多日臥床不起,若是一定要改了婚期,等高崎回來再成親,萬一老侯爺病故,怕是這門親事就要再拖上三年了。
守孝三年對於高崎來說不算什麼,可是對於陸男卻幾乎是致命的,陸男馬上就十八歲了,三年後就過了二十了,到那時候,若是親事再有什麼差錯,怕是陸男這輩子就被耽誤了。
陸男覺得在高崎不在的情況下成親,太過丟人,哭鬧著不肯,陸老太太抹著眼淚勸她說:
“且不說三年後,你都過了二十了,我和你祖父年齡都大了,萬一我們再有個三長兩短的,你的婚事豈不是遙遙無期,何況忠義侯府畢竟是高門,若是三年後你祖父保不住現在的官位,給不了他們實惠,忠義侯府說不定還會悔婚,那時候你可怎麼辦?”
陸家是沒有根基的新貴,何況陸男在京中聲名狼藉,能嫁進侯府本就是高攀了,所以陸老太太深怕這門婚事再有變故。
陸男雖然心有不甘,可也知道祖母說的是事實,何況她心儀的慕雲廷至今都不曾說親,似乎鎮北侯府根本就沒有為二公子成親的打算,京城中已經開始隱隱有些傳言,說慕家二公子既不成親,也不納妾,更不留戀青樓酒肆,身邊連個伺候的貼身丫鬟都沒有,每日都是和七皇子還有那些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說不定是身有隱疾,就差說慕雲廷不能行夫妻之禮了。
所以陸男現在對慕雲廷,基本可以說是死了心了,她只是想趁著祖父尚有實權,讓自己的婚事辦得更風光些,好使以後更好在忠義侯府站穩腳跟,卻不想如今連這點願望都難實現了。
所以,就在很多人等著看陸男笑話時,陸家用一場盛大的婚禮來給陸男做了最後的臉面,十里紅妝,連著送親隊伍中最低等的跑腿婆子都是滿身的綾羅,更別提從尚書府到忠義侯府這一路上,陸家灑下的無數喜錢,吸引了大群的百姓追趕撿拾。
只不過代替新郎官接親的是忠義侯府旁支的一個小娃娃,才四五歲的模樣,迷迷糊糊的騎在馬上打瞌睡,嚇得旁邊的奶孃一路上都是驚恐不安的模樣,引得許多路人譏笑。
朱吟巷的林家也接到了高崎婚禮的請帖,論如今高家和林家的尷尬關係,若不是為了林家有可能豐厚的賀禮,忠義侯婆媳幾乎都不想給林家下帖子,她們看不上林家,每次見到林家的人,甚至是一想起老太太,她們就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似的,這種感覺著實讓人不舒服。
老太太自己沒去忠義侯府參加婚禮,當然也沒讓孫女孫子們去,只大太太和大老爺、二老爺帶著賀禮去應付了事,大太太最是穩重,就算忠義侯婆媳再怎麼變相的薄待近親林家,她臉上也無一絲異樣,只坐在角落裡沒事人一樣喝茶、聽別人閒話,別的女客都去看陸男那堆成山了一般的嫁妝,大太太不僅沒去看,甚至在別人羨慕的談論時,連眼皮都不曾抬一下。
宴席一結束,林家人就立刻回了朱吟巷,讓一心想炫耀的忠義侯婆媳,連個炫耀的機會都沒有。
老太太和回府的大太太閒話一番後,心情都格外的沉重,大太太也是隱約知道一些高崎和林依萱的事情的,這些日子,林依萱愈發萎靡,人也瘦了許多,雖然還是每日來給老太太請安,眼裡的悲傷卻是越發的濃了,大太太再怎麼不多事,也是看得出來一些的。
唯一讓老太太婆媳感到安慰的就是:林依萱雖然性子大大咧咧,卻是個識大體的,最為孝順老太太,她不想祖母和哥哥妹妹們為自己難過,所以從不提高家一個字,對自己的婚事,她也和老太太表過態:一切聽祖父母安排即可,萱兒沒有意見。
“如今,萱兒的婚事是再不能耽擱下去了,先前相看過的幾家,我不是看不上人,就是看不上那些後院妻妾太多、關係複雜的人家,怕萱兒以後日子難過,看來以後我的要求得放低些,不然若是把萱兒的年紀拖得大了,反倒是誤了她。”
老太太說的有些難受,林依萱是她疼愛了多年的孫女,她明知孫女的心意,卻幫不上忙,連給林依萱選一門好親事也不順利,自然心中惆悵。
喜歡愛在煙雨樓臺間請大家收藏:()愛在煙雨樓臺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