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依萱聽碧心說高崎來了林家時,又氣又惱,差點掉下眼淚,老太太來京城近一個月,最先就是給老太太的孃家忠義侯府送帖子,可是最讓林家臉上無光的也是忠義侯府,一副生怕被窮親戚粘上的模樣,到了這個時候才回了帖子來請,誰知道是在算計什麼。
林依萱知道高崎的為人,知道他不會看不起林家,可是忠義侯府的做法,明顯是在怠慢祖母,所以林依萱就算十分掛念高崎,聽了碧心的稟報,也沒有主動走出院子去見高崎一面,而老太太接了高崎的帖子,也只說會按時赴約,沒有留高崎用飯,更沒有主動讓兒孫們來福壽堂見高崎一面。
高崎知道這是老太太生氣了,不然,憑他在江陵和幾個表兄妹的關係,老太太早就留下他和林辰晧、林依萱等人見面了。
高崎走後,老太太才讓人叫了大太太來福壽堂,讓她準備去忠義侯府的事情。
大太太已經到京幾個月了,自己的孃家倒是常有來往,卻也沒有去過忠義侯府,她知道老太太的心結,便小心翼翼的請教老太太要如何準備。
老太太淡然的笑了笑,對大太太說:
“按照規矩準備禮物即可,不必太厚,也不可薄了,就你和我一起去就行。”
也就大太太出身忠義侯府旁支,不跟著去不好看,不然憑老太太的脾氣,是連大太太也不肯帶去給忠義侯府做臉面的,當年她為了大兒子已經在忠義侯府落盡了臉面,這次又被戲耍了一番,老太太本就是要強硬氣的性子,若不是怕讓外人看了笑話,她倒是不介意和忠義侯府就此斷了來往。
“母親,那晧兒他們幾個晚輩不去拜見的話,怕是會被侯府說閒話的。”
“怕什麼,她們不就是怕我們林家的子孫佔了侯府的便宜嗎,我如今便讓她們好好的把心放到肚子裡去。”老太太冷笑一聲說。
大太太輕聲應下,婆媳多年,她是瞭解婆婆的,老太太雖然為了兒孫盡心籌劃,但是卻絕不肯阿諛奉承的,老太太在忠義侯府做大小姐時,是父母的掌中寶,嫁入太傅府後,就是當家主母,從沒有受過誰的窩囊氣,不想林家一出事,弟弟和弟媳就視林家如洪水猛獸,避之不及,那時老侯爺夫婦已經去世,老太太在孃家也沒了依靠,所以才會在給大老爺進京求娶的時候,受盡了白眼。
如今,就算林家在京城也只有林辰旭這麼一個五品的官身存在,可是老太太卻從不出去鑽營,也不許兒子和孫子孫女們主動到外邊去應酬,她只要求兒孫們用功讀書,孫女們學好規矩,靠自己的努力去光耀門楣。
忠義侯夫人的院子裡,忠義侯婆媳見到進來的只有老太太和大太太時,顯然吃了一驚,她們可是準備了好幾天,想讓林家的人見識一番侯府的富貴的,她們早就在高崎的言行和對下人的詢問中得知,高崎怕是對林家的三小姐動了心的,三小姐的父親沒有功名,母親出身商戶,若不是因為依靠著林家大房這塊招牌,三小姐也就是個商戶女罷了,怎麼配得上高崎。
忠義侯婆媳和老太太各自坐下後,侯夫人就客套道:
“姐姐,都是因為我近來身子一直不爽利,所以才沒能及早的去林家拜訪,還請你不要怪罪才是。”
公婆疼愛女兒,所以在他們去世前,侯夫人對自己的這個大姑子一直是謙讓有加的,甚至有些懼怕,後來林家被貶出京,侯夫人不僅沒有覺得難過,還隱隱的有些舒心的感覺,覺得再也不用看著大姑姐的臉色了,自己完全當家作主,很是揚眉吐氣。
老太太當年進京給兒子求親,侯夫人更是連個庶出的女兒也不肯嫁,當初讓高崎跟著大太太的孃家去江陵,確實只是想去打秋風的,沒想到自己的傻孫子雖然拿回了一大筆銀子,卻也把心留在了林家,不時的說林家人如何好,嚇得她和兒媳婦再不許高崎和林家的人來往。
弟媳和侄媳婦的心思,老太太心裡看的清楚,一路走來,侯府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還是雕樑畫棟、極盡奢華,可是細看就能發現:能拿得出手的那些擺件玩物多是宮中賞賜不能變賣的,牆角屋簷處隱隱脫落的油漆顯示出侯府已經沒有足夠的財力來維持這龐大侯府的修整了,而旁邊伺候的下人們的穿戴,也不如林家的下人們的好。
老太太沒有回答,只笑著點了點頭,表示認可了侯夫人的說辭,世子夫人鬱氏看了一眼婆婆,便也笑著說:
“姑母,您老人家難得回來一趟,怎麼不帶孩子們一塊兒來玩玩?”
老太太看了一眼鬱氏,眼神中閃過一絲嘲諷,回道:
“旭兒每日都要去翰林院值守,晧兒和傑兒如今都在國子監讀書,不敢耽誤了功課,至於幾個孫女,都是在窮鄉僻壤里長大的,見識淺薄,我就不帶她們出來丟醜了。”
老太太的話,擺明了是在告訴鬱氏:林家絕不會攀附忠義侯府半分。
鬱氏和侯夫人的臉色都有些不自然,老侯爺年來多病,世子擔著一個虛職,高崎的哥哥高淳文不成武不就,靠著恩蔭在京中某了一個不入流的職位,就等著將來襲爵,根本就不敢和翰林院這樣清貴的地方比較,而且侯府如今幾乎是只剩了個空架子,遠不如在江陵經營多年的林家富貴,上次高崎從林家帶回來的幾千兩銀子,可是讓她們婆媳大大吃驚了一番,說到底,如今的忠義侯府,也只是一個空架子,只靠著那世襲罔替的爵位在死撐著。
鬱氏有些尷尬的笑了笑,問出了自己今天的目的:
“姑母,您老太客氣了,幾個侄女兒能得鎮北侯夫人和長公主的賞識,必是規矩人品都極好的,我那個女兒就沒有這個福氣,將來有機會了,還請侄女們帶著她去公主府見識見識也好。”
老太太瞥了一眼鬱氏,心想這鬱氏果然沉不住氣,這麼快就開始試探自己,還說的這樣直白,她將手裡的茶杯放下,勉強嚥下了嘴裡的茶水,這隔了年的雨前龍井,喝起來還不如便宜的當季花茶好。
“不過是長公主當年省親路過江陵,得空見了她們姊妹一面,說不上得了長公主的眼,只是和郡主年齡相仿,說得來罷了。”
見老太太推脫,鬱氏不死心的繼續問道:
“那鎮北侯夫人可是和姑母交好?”老太太這時已經有些不耐煩了,冷了語氣道:
“侄兒媳婦可是高看我老婆子了,只不過是慕二公子當年在江陵時和旭兒他們兄弟說得來,才帶了母親去林府散心罷了。”
老太太這話明顯就是不肯說實話,哪有因為兒子和林家兄弟相識,侯夫人就肯親自帶著厚禮登門的道理。
喜歡愛在煙雨樓臺間請大家收藏:()愛在煙雨樓臺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