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鄉村美麗而充滿生機,湛藍的天空,低垂的柳絲,三五孩童在田間奔跑嬉鬧,已經收割完小麥的大片田地上,農人正在吆喝著耕牛犁地,為下一季的播種做準備。當林雨桐一行人抵達農莊的時候,已經將近午時了。早已得到訊息的莊頭帶著幾個小管事候在院門口,親自迎著靜心一行人進了堂屋,莊頭的娘子端上清茶,笑著說:
“一早就得到了訊息,廚房已經備好了素齋,就等師傅們洗漱後就可以用飯了。”這個張娘子約摸著三十四五歲的年紀,一身嶄新的深藍衣裙顯然是為了今天準備的,光滑的髮髻上彆著一支銀釵,整個人顯得乾淨利落,她和靜心是熟人了,每年都是她負責接待,自然也知道林雨桐會跟著來。此刻一個大約六七歲的小女孩在大門口露出個腦袋,偷偷的往屋子裡張望,林雨桐一看見她就麻溜的從椅子上滑下,衝著靜心說:
“大師姐,我去和梅花說兩句話就回來用飯,要等我哦。”說完也不等靜心回答,就飛奔著往門外跑去,張娘子笑著說:
“都是梅花這丫頭沉不住氣,一早囑咐她等師傅們用過了齋飯再來找靜玉小師傅玩,她就是不聽。”
“無妨,兩個孩子也長久沒見面了,張娘子去把梅花帶進來和靜玉一起用飯吧。”張娘子自然知道女兒能到堂屋和師傅們一起用飯,都是因為靜心疼愛靜玉,也就不再推辭,一邊著人去大門外叫靜玉和梅花,一邊叫人端上洗漱用的水,自己則親自去廚房安排上菜。
張娘子準備了一大桌子的齋菜,因為聽女兒說了靜玉愛吃的菜,她還特意把梅乾菜燒茄子和紅燒板栗這兩道菜擺在靜玉面前,惹的梅花撅著嘴假裝吃醋。
飯後坐著閒話片刻,靜心就安排林雨桐去臥房睡午覺,自己則坐在桌旁檢視莊頭陳家根送來的賬目。
莊頭陳家根少言寡語,做事卻沉穩,他從小就跟著父親生活在這個莊子,耕種著惠慈庵的田地,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佃戶,為人忠厚仁義卻也不失精明。十幾年前,靜慧師太來莊子上收租,一眼便看中了這個長相憨厚的年輕佃戶,提拔他做了莊頭。
陳家根心中感激,愈發精心的打理莊子,不但把莊子經營的風生水起,而且從不苛待佃農,年紀輕輕的他在這十里八鄉的很有聲望,也因此娶到了秀才家出身的娘子張氏。
陳家根雖然沒有讀過幾年書,娘子張氏卻識文斷字,莊子上的賬目一向做的清楚明白,所以靜心檢視起來並不費力。
當林雨桐睡足午覺醒來時,靜心已經看完了大半的賬本。看到林雨桐醒來,靜心起身招呼在堂屋候著的張娘子把已經爐子上滾了一整個時辰的冰糖雪梨端上來,看著她吃乾淨了才允許她出去找梅花玩。每到夏季,為著怕林雨桐總是上火咳湊,大師姐就每天備著雪梨給她吃,即便是來莊子上,也是帶足了各種林雨桐常用的吃心的照料著她。
晚飯後,張氏陪著靜心坐在堂屋閒話,無非是這一年來莊子裡的婚喪嫁娶,旱澇雨晴,林雨桐和梅花在臥房裡玩。梅花比林雨桐大一歲,已經會做一些針線了,此刻她正開啟一個小布包,獻寶似的把自己剛做好的幾個荷包展示給林雨桐看。雖然小女孩的手藝很一般,但對於連針都沒用過幾次的林雨桐來說,這幾個荷包還是引來了她的驚歎。
在惠慈庵裡,師太和大師姐教她讀書識字,畫畫算賬,她表示毫無壓力,可一旦大師姐拿出針線,她就只剩下求饒外加耍賴的份,所以至今她在針線方面仍稱得上是個小白。
看到林雨桐真心的讚賞自己的手藝,梅花高興的小臉都紅了,非要林雨桐自己挑兩個荷包作為送給林雨桐的禮物。林雨桐認真的挑了一個圓形繡柳葉和一個方形繡菊花的荷包收起來。同時也把自己帶給梅花的禮物拿了出來,是一個做工精緻的銀質髮釵,釵首是一朵粉色的梅花,花心鑲著一顆小小的白色珍珠,梅花喜歡的幾乎要跳起來了,她家境雖然殷實,可娘是個過日子謹慎節儉的人,從沒有給她買過這麼好的首飾,這個銀釵少說也值三四兩銀子,娘是怎麼也不捨得買的。
梅花和林雨桐一起來到堂屋,梅花向張娘子展示林雨桐送自己的髮釵,張娘子感激的看著林雨桐和靜心說:
“師太對我一家恩重如山,這些年又得兩位師傅多番照顧,怎好再收你們這麼貴重的禮物。”靜心用手把林雨桐的一縷碎髮攏到耳後,不在意的笑著說:
“張娘子不必客氣,師妹常年住在庵中,也沒有同齡的玩伴,幸好能有你常帶著梅花上山尋她玩,也是兩個孩子有緣分。師妹難得下山一次,這銀釵是她一早就備好給梅花的禮物,梅花也喜歡,張娘子就不必推辭了。”張氏自然是不再推辭,笑著收下,心裡也越發的肯定了靜玉這個小丫頭必定十分得師太寵愛,不然怎麼可能下趟山還給靜玉帶了那麼多貴重的吃食,連這樣精緻的首飾也是可以隨意送出的。
來到莊上的第二日,靜心沒有拘著林雨桐在屋裡,給她穿上一身清爽的常服,梳了個漂亮的花苞頭,帶著她去莊上走走。
當等在院子外邊的梅花等人看到林雨桐的時候,都不由看得呆了,昨日的林雨桐一身僧衣僧帽,都已經很引人注目,今天林雨桐穿著一件嫩綠色薄紗裙,,袖口衣角都繡著精緻的君子蘭花紋,簡單的花苞頭上沒有戴任何首飾,只用與裙子一樣顏色的綢帶在兩個髮髻上各綁出一個小巧精緻的蝴蝶結形狀,雙眉修長,梨渦深深,白嫩如玉的小臉上一雙大眼睛如同黑色寶石般閃亮,雖然年紀尚小,但已初顯國色之姿。
林雨桐和梅花跑在最前邊,梅花的一對雙胞胎哥哥大山和小山緊跟在後邊,而陳莊頭夫婦陪著靜心幾個走在最後,一路上孩子們歡聲笑語不斷,靜心雖聽著張娘子不斷的說些莊子裡的事,眼睛卻不錯眼的盯著林雨桐,生怕她磕著碰著。田間耕種的農人看到靜心幾人一身僧衣,自然知道是惠慈庵的師傅來了,並不奇怪,只是前邊那個如陽光般明媚的小女孩不斷的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喜歡愛在煙雨樓臺間請大家收藏:()愛在煙雨樓臺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