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以為還是不要觸動老百姓的利益。萬一老百姓吃不上飯,輕則會對天朝存疑,重則會爆發農民起義。”
我的回答,也正是朱允炆所擔憂的。
朱允炆眉頭緊鎖,喃喃的說道:“老師,那你說應當如何呢?”
我摸著下巴,沉思了許久,就在麟德殿內走來走去。
差不多花費了有二十多分鐘的時間。
我喃喃的說道:“陛下,您看這樣如何?”
朱允炆、方孝孺等人都把目光轉移到了我的身上。
“自從先帝建國以來,主張務農經商。糧食和賦稅都是國家的根本,但糧食更是老百姓的根本。所以務農者不可新增賦稅。陛下以為如何?”
朱允炆沉思片刻沒有說話。
方孝孺說道:“民以食為天,沒錯!自古以來,老百姓吃不上飯,自然就會爆發起義。所以靠山公所言,方某以為正確。”
黃子澄說道:“既然不收老百姓的賦稅,靠山公的意思是,收取商賈的賦稅?”
我點頭說道:“沒錯,自從先帝建國以來,農商都是在先帝的鼓勵下,得到了大量的發展。以前士農工商,以商人最為低下。可天朝卻和前朝遠遠不同。”
說著我拿出了大明的地圖,指著浙江、湖廣兩省,我喃喃的說道:“根據多年來的稅收,以湖廣、浙江這兩省為主的中五省最為富裕。根據臣與幾位大人多年來的觀察。中五省的商人最多。其次為以廣東、福建為主的南五省,以北直隸、陝西為首的北五省。這三個區域,商賈發展的最富強大。”
黃子澄喃喃的說道:“靠山公的意思,是讓這十五個省的商賈多交稅款?”
“我有這方面的意思吧。不過不是讓他們多繳稅。而是讓他們多交養老金!”
一瞬間在場的人都蒙圈了。
我連忙解釋道:“所有經商的人都清楚,做買賣沒有穩賺不賠的。所以商人通商,也會經歷一些不可抗力的變故。臣以為,不如天朝第一步釋出養老金的政策,先傳達到各省的布政司,由各省的布政司傳達到各地的商賈。第二,內容之中明確指出,養老金,一來用於救災。可以增加各個商賈在天朝中的誠信,誠信的多少是以捐贈的金銀為主,來決定等級。二來,商賈所捐出的金銀,更是他們商賈買賣的保證。比方說,商賈買賣賠錢了,那麼國家就會出資幫助商賈,進行理賠。期限是十年、二十年。也是由商賈捐出的金銀決定。當然了,更多的細節,臣還沒有想到最後,方大人、黃大人、齊大人都是大才,不如咱們一起想想器重內容,然後釋出到各省之中。”
黃子澄仔細的聆聽了我所講的話,連忙說道:“靠山公,您的想法確實新穎。不過這裡有很多的弊病。”
“是嗎?願黃大人指教。”
黃子澄摸著鬍鬚,侃侃而談:“靠山公,您的意思黃某明白,是讓他們商賈看到,天朝事打算與這些商人做生意。一方面可以讓那些商人知道,只要多捐錢,就會得到相應的爵位。這一點黃某贊同。畢竟爵位有名無實,對天朝傷害不大。只不過倘若商賈利用理賠之事,故意作假,那麼對於天朝來說,何以制止?”
我點頭說道:“黃大人,您放心!商賈通商,都是希望可以一次賺到最大的利益。當然,也不乏那些投機取巧之人。倘若發現,有一些商賈,利用養老金的政策,弄虛作假,騙取天朝的理賠,那麼順勢抓捕,查抄和計算商賈財產,多倍處罰,商賈一家五年的牢獄之災。你還認為那些商賈會冒險嗎?”
“這個!”黃子澄摸著鬍鬚沉思了片刻,連忙說道:“此言不虛。只不過黃某以為,這件事太過於冒險。還望陛下與靠山公三思。”
我回道:“黃大人說的在理。不過你可以這麼想想。如果這一次的難關度過,我相信國庫勢必會充盈先帝之時數倍。而且只要不是所有商賈一同理賠,那麼天朝自然不會擔憂。退一萬步講,就算是在遇到天災人禍。此一時、彼一時。黃大人怎會知道,那時候的國庫還會沒錢嗎?”
這一次的國庫缺錢,主要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朱允炆一意孤行,打算大肆建造明孝陵。這就導致了國庫三人之一的錢,都花在了明孝陵上。
朱允炆知道,方孝孺等人知道,我更加的知道。
所以當我提出這個計劃之後,朱允炆是率先贊同的。
“老師講的果真在理,朕以為老師的辦法可行!”
一旁一直都沒有說話的齊泰,連忙施禮道:“陛下,臣以為靠山公的辦法可行。只不過在細節上,還需要商議。”
方孝孺點頭說道:“臣附議,臣以為靠山公的辦法可行,齊侍郎所言正確。”
此時此刻黃子澄看到朱允炆、方孝孺和齊泰都贊同了。黃子澄也不好堅持。
黃子澄也點頭說道:“靠山公深思熟慮,高瞻遠矚!黃某不及也。希望靠山公不要怪罪!”
“哪裡的話,黃大人你平日裡小心謹慎,大家都熟知。我看既然如此,不如現在我等就好好研究其中細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既然所有人都贊同了,黃河水災又刻不容緩。所以我們直接就在麟德殿商議此事。一直到第二天的早朝。
早朝的時候,方孝孺提出我們修改後的方案。當提出之後,朝堂之上的大臣皆驚。
畢竟這個想法,實在是太靠前了。所有人也都沒有說話,目光都轉移到了我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