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確實厲害,三王奪嫡竟然讓朱元璋一天之內土崩瓦解。
本來在胡惟庸死後,朱元璋就把丞相制度取消。朱元璋不再依賴丞相治理國家。這樣皇帝就做到了事必躬親、大權獨攬,皇帝變成了國家唯一權力。
而我也開始遭罪了,我受封護國天師,就相當於變相的丞相。以六部為首辦公政事,全部積壓到我這來處理。
我本身就不喜歡政治,更加不會做官。別說管理天下,就連普通的一些政務都讓我很是頭疼。
騎虎難下,我私自找過朱元璋幾次,暗示過朱元璋收回成命。但是幾次都讓朱元璋給我罵了回來。
這裡我在看著上書公文,吏部尚書周文給我彙報了今年科舉的事宜。而且以我和周文分別擔任主考官和副考官。
本來我就不是當官的材料,現在天天積壓的公文,讓我每日都無法好好休息。
讓我去調查案件我可以,讓我處理政務,我是真的不行。
正當我發愁和鬧心的時候。朱允炆來到了應天殿。不過在朱允炆的身後,還跟著三個男人。
朱允炆彬彬有禮,禮貌的衝著我施禮道:“老師!”
我哪有資格做朱允炆的老師,我連忙起身回禮道:“長孫殿下。臣已經說了好幾次了。請不要叫臣老師。”
“老師,皇爺爺既然封老師為太保,皇爺爺千叮萬囑,老師有經天緯地之才,允炆自當傾心於老師學習。”
看到朱允炆那認真的樣子,我腦子裡就想到了一句話,那就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他們老朱家怎麼都那麼擰呢?朱元璋不知道吃錯了什麼藥,就認為我是一個有才華的人。而朱允炆還真聽朱元璋的話,還真是打算虛心跟我學習。
不過我第一沒有東西可教朱允炆。第二,我現在忙得前心貼後背,也沒有時間教朱允炆什麼。
朱允炆連忙說道:“老師,我有三位儒家大者給您介紹。”
我早就已經注意到朱允炆身後的那三個人。第一位是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這個男人臉型瘦弱,不過卻是一個瓜子臉。鬍鬚很長,已經到了前胸。雖然不是很帥,但很文質彬彬。卻是從外表上來看,有一種書生之氣。
朱允炆介紹道:“老師,這位是儒家大者方孝孺。”
方孝孺衝著我施禮道:“方孝孺拜見護國天師。”
我回禮道:“方先生不必多禮。”
方孝孺笑道:“天師大人之故事,方某久聞。方某萬分佩服。”
我以前實在是不會說一些恭維的話。不過現在可以這麼說,我的嘴裡說的每一句是我真心想要說的話。
我禮貌的回道:“方先生,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您應該是大儒宋濂的弟子吧。”
方孝孺施禮道:“天師大人,方某跟隨老師學習過。只不過方某之才,難及老師萬一。”
當年三教堂成立,雖然我不是官。但是逢年過節,朱元璋都會命令滿朝文武在三教堂上香。當年的宋濂也是跟隨朱元璋一起的開國功臣。朱元璋甚是喜歡宋濂。而且那個時候,宋濂的歲數也已經六十多。
大明建立之初,朱元璋的手下文臣、武將多不勝數。文臣以朱升為首。武將以徐達為首。
朱升的才華和謀慮堪比鄒普勝、張必先。但是朱升在洪武二年的時候辭官,在歸家之後便病逝。當時的朱元璋悲痛不已。而那時候的宋濂也已經快到六十。
朱元璋為了栽培朱標,就命宋濂為朱標的老師,朱標之所以精通儒家經典,性格仁慈寬厚,這跟宋濂的教導有著直接的關係。
朱元璋為了讓我也教導朱標,所以朱標和宋濂來到三教堂的時候,我們前後見過幾次面。也算是熟悉。
洪武十年,宋濂辭官。跟朱升一樣,就在當年辭官病逝。洪武十三年,因為胡惟庸案,宋濂其次子宋璲,其長孫宋慎均被處死。
所以我聽到方孝孺的名字,就想起了宋濂,內心不免傷感。
“方先生過謙了。”
朱允炆介紹到了第二個男人。
“老師,這位是洪武十八年探花郎黃子澄。”
我朝著第二個男人看去,這個男人身材高大,大約有一米八左右。身材不能說胖也不能說瘦,只是黃子澄要比方孝孺寬闊一些。黃子澄的鬍子雖然沒有方孝孺多,但是非常整齊。
這個黃子澄則是非常厲害,明洪武十七年,黃子澄考中鄉試第二名,洪武十八年,連續參加會試、殿試,考中進士第一名,當年的狀元之才。朱元璋在應天殿親自召見,朱元璋問他的年齡,他說是三十四歲,然後朱元璋再問他是哪年出生,黃子澄一時緊張答不上來。天生多疑的朱元璋就開始懷疑了黃子澄。也不知道朱元璋當時出於什麼想法,朱元璋把黃子澄從第一名換成第三名,所以黃子澄倒了黴,從狀元變成了探花。
黃子澄施禮道:“黃子澄拜見天師大人。”
我禮貌的回道:“黃博士,久聞你才華橫溢。今日得見,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