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溫也毫不客氣,先是數落了朱元璋,隨後又說,康茂才這些年在朱元璋的賬下,一直不受重用,朱元璋如何重用徐達、常遇春、湯和等人。
由於說的基本上都是事實,而且在陳友諒這邊,所有人也都清楚。朱元璋文依靠的是朱升和劉伯溫。武依靠的就是徐達、常遇春、湯和等人。
張必先和張定邊全都是陳友諒的心腹之臣,兩個人不知道心裡寫的是什麼。
陳友諒連忙把書信傳遞給鄒普勝,鄒普勝是陳友諒的太師,當下陳友諒身邊第一人,權力是極大的。
不過鄒普勝僅僅只是看了一遍,便把書信交給了身後的丞相張必先。
鄒普勝並非一個簡單之人,鄒普勝信封道教,而且據說還是一位得道的大法師。最開始鄒普勝為了推翻大元朝的統治,原本入道的鄒普勝加入了紅巾軍加入到徐壽輝的隊伍裡。那時候徐壽輝就對鄒普勝極為恭敬,一直拿鄒普勝當作自己的軍師、太師。
後來陳友諒殺死了徐壽輝,也依舊是尊鄒普勝為太師。而且陳友諒也是對鄒普勝委以重任。
不過鄒普勝並非是一般的凡夫俗子。雖然鄒普勝非常的厲害。不過鄒普勝知道,陳友諒殘暴不仁,雖然陳友諒表面上恭敬於他,實際上還是懼怕於他。鄒普勝心裡非常清楚,現在是戰亂年代,陳友諒為了取得天下,自然是需要鄒普勝。但是一旦統一天下,以陳友諒的性格,一定會殘殺鄒普勝。
在加上最近一段時期,陳友諒利慾薰心,正要打算滅掉應天的朱元璋、還有一向都反覆無常的張士誠。
陳友諒可謂是急火攻心,就想著立馬擁兵統一天下。
一幕幕,都讓鄒普勝心寒。所以這些日子的鄒普勝萌生了退意。
當鄒普勝看到這封書信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一皺眉。
鄒普勝心裡暗道:朱元璋啊朱元璋,都說你不簡單,你可真是厲害啊。竟然想要引君入甕。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大漢可就完了。
當然鄒普勝內心是掙扎的,不過鄒普勝是一位得道之人,自然不會把息怒掛在臉上。
而丞相張必先看到之後,則是大笑。
“哈哈!真是天祝我大漢。”
當太尉張定邊看完書信之後,連忙把書信給撕了。
頓時見,金鑾殿上的所有人都蒙了。
張定邊看著下跪的康溫,連忙罵道:“該死小鬼,竟敢欺瞞我大漢陛下,康茂才啊康茂才,難道你不知有我張定邊在此嗎?”
說著張定邊一激動,還抽出了寶劍,直逼康溫。
康溫瞬間顫抖一下,康溫心裡暗道:怎麼?計謀被識破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站在一旁的張必先一把拉住了張定邊。
“三弟,你要幹什麼?”
張定邊看了看張必先說道:“這個就是小賊,就是康茂才派遣來,欺騙陛下之人。如果按照書信上的行事,陛下必被朱元璋打敗。這等奸詐小賊,不殺,如之奈何!”
張必先連忙拉住了張定邊的手腕。
“三弟啊,康茂才啊!你和我都認識。”
“對!康茂才我豈會不知,少年時他先是加入大元朝廷,熟不知被紅巾軍打敗,又厚著臉皮投降了郭子興。這等無義的小人,我恨不得食其肉,啃其骨!”
在陳友諒的勢力中,有三大人才。第一,就是鄒普勝,無需多說,鄒普勝就好比陳友諒勢力的姜子牙、張良、諸葛亮一樣的人物。當年的徐壽輝也好,現在的陳友諒也好,都特別倚重鄒普勝。而鄒普勝也一直為陳友諒出謀劃策。是陳友諒麾下,第一謀臣。第二,丞相張必先,張必先是從小就與陳友諒一起長大的。陳友諒、張必先、張定邊三人效仿劉關張三人,結義為三兄弟。張必先一直都為出謀劃策。也是陳友諒最信任的人之一。第三,就是太尉張定邊。
張定邊自幼練就了一身好功夫,陳友諒的勢力之所以能這麼大,跟張定邊有著很大的關係。張定邊不僅武功高強,而且統軍能力極強,在成立陳漢之前,張定邊就跟隨著陳友諒、和紅巾軍一起反抗大元朝廷。
就連朱元璋那邊的都知道。張定邊武功高強。就連一向張狂的徐達,常遇春、湯和等人,只要是見到張定邊,也是直皺眉、直搖頭。因為這些人都不曾是張定邊的對手。
所有常遇春這才極力推薦,三教堂的常明和宏覺。因為常明和宏覺功夫高強,最重要一點,那就是在江湖上,這幾年冒出來了一個奇俠。這個奇俠功夫出神入化,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猶如探囊取物。
所以朱元璋希望藉助關係,透過常明來拉通奇俠加入朱元璋的勢力,以對付張定邊。
由此可見,張定邊這人得有多麼的厲害。
一直都沒有說話的陳友諒,看到張必先和張定邊爭論起來。
原本就在發火的陳友諒此時也變成了明白人。
“二弟、三弟!你們兩個人不必爭吵。”
喜歡機智笨探請大家收藏:()機智笨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