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球的配合也太棒了吧?”
國內的論壇已經開始反覆的討論著雷霆第一球的配合,雷霆球迷們這個季後賽太爽了,雖然中間也有埋怨裁判、抱怨判罰的慣例情節,但總體來說,因為雷霆隊的優異表現,讓他們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
而現在在馬刺面前打出團體性,也讓他們覺得太帥了,太有靈性了。
“我覺得真的要好好感謝這賽季換了教練,不然我根本想不到這是我能夠在雷霆隊看到的進攻配合。”
“對啊,以前雖然雙少單打很厲害,很勁爆,但大家都說靠著兩個人沒有辦法打贏比賽,事實好像也是這樣。現在我們終於不用只靠著兩個人了,其他人也能夠站出來了!”
事實上,在李聖前世,這一次西決中,因為伊巴卡在西部半決賽的受傷,雷霆這邊並沒有以完整陣容迎戰。
雖說之後第三場,站在絕境的雷霆選擇了放手一搏,伊巴卡也冒著折損掉職業生涯的風險打封閉上場,幫助雷霆隊艱難地拿下了兩個主場,但最終他們還是輸掉了系列賽。
同時伊巴卡也是從這個賽季之後開始下滑,然後不得不轉型,最終也被雷霆送走。
可以說,不管是對於伊巴卡本人,還是對於雷霆隊來說,都是一個雙輸局面。
反倒對於馬刺未必是一件壞事情,畢竟在總決賽之前給他們多找點狀態,這樣才能讓他們在總決賽一開始就發揮出色。
而現在,因為雷霆隊的實力比起前世同期有了大幅度的加強,常規賽球員們的消耗就很少,而在季後賽,李聖同樣很注意對球員們的保護。
另外就是,將更難啃的灰熊和快船都交給了馬刺隊之後,雷霆面對開拓者這個對手顯得要更加輕鬆,系列賽也並沒有拖長。
反倒李聖需要不斷的在訓練中給他們找狀態,來避免他們因為休息過多而過於放鬆,在系列賽一開始的時候沒能把握好主場優勢。
事實證明這是很有效果的,尤其是演練的一些戰術全都派上了用場。
也可能是因為剛剛經歷了六場鏖戰的馬刺隊還沒能完全調整過來,畢竟核心的年齡和體力還是有點問題,以至於他們在防守的時候,沒有辦法給到雷霆隊太多的壓力。
而這次暫停回來,波波維奇當然有了佈置,他們的輪轉加快,尤其是在側翼,丹尼·格林和科懷·倫納德兩人靠著自己出色的換防和協防,利用他們的防守來對雷霆隊的傳導球進行破壞。
雖然想要直接斷球也沒那麼容易,但至少讓雷霆這邊沒法那麼輕鬆和肆無忌憚的串聯起來,當他們求穩的時候,有些機會就容易錯失,這樣馬刺隊也就達到了他們想要的防守效果。
不過他們在防守端依然很吃力,因為雷霆隊在傳導不出來的時候,還有不是辦法的辦法,交給巨星解決問題。
杜蘭特在今年達到了他個人競技的最佳狀態,而且在追求個人效率的路上越走越寬了。
尤其是當李聖讓他開始在有球無球之間切換的時候,利用自己強大的投射拉扯空間,在跑位上雖然達不到勇士未來的水花兄弟的效果,但因為雷霆這邊處理球的點太多了。
杜蘭特很容易就能夠在他理想的位置接到球,這樣讓對手根本不敢輕易將杜蘭特放開,而這就是雷霆所要追求的效果。
而在威少在場的時候,他對於馬刺隊的內線衝擊也很好地展現了效果。
經過常規賽的幾番折騰,威少現在已經很聽話了,一場有一兩個進攻上頭的回合是可以允許的,大部分情況下他還是會根據李聖的安排,視球場上的情況來做出判斷。
很多人說威少球商低,所以他後來才會那麼快的下滑都不給自己的心理一個準備,實際上李聖並不覺得一個球上那麼低的人能夠打到vp的層次,威少在球場上的判斷和抓機會的能力並不差,只不過很多時候他的心態上的確是有問題的。
一打不好或者落後就容易急,急起來就容易出問題。
這個現在經過糾正其實也改了很多,尤其是在場上有其他持球點的時候,只要不把球每時每刻都放到他手上,他也沒有多少能上頭的機會了。
而他狀態好的時候,自己多打打也沒問題,還能吸引協防包夾,這樣隊友又能出機會。
這就像是當初哈登還在的時候,關鍵時刻交給他來梳理進攻比威少總是要更穩一些,威少更多還是作為一個持球攻的利刃,就算是讓杜蘭特來組織,長時間來看也比他的效果要好——至少能削減很多負面效果。
只不過前世隨著威少在球隊低位的提升,杜蘭特又不是善於表達和施壓的人,布魯克斯和多諾萬頁都沒能夠做到,最終就是讓威少成為了雙刃劍,有時候割傷對手,有時候割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