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重生者,空有遠見卓識,但是實操是個大問題,更不用說籃球比賽,干擾因素太多,意外、人為,裁判、傷病,稍微一個不好就可能讓所有努力付之東流。
未來隨著菠菜被堂而皇之的引入,聯盟對於比賽的操控更是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一輪季後賽不弄個兩三場搶七都覺得是賠本。
而“聰明”的球隊也開始配合,明明可以橫掃的局面非得要表演一局崩盤給球迷喂屎就為了所謂的回到主場賣門票。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想要奪冠,那要應對的就不只是對手,還有聯盟的意志,以及伴隨著比賽延長帶來的各種不確定的風險,比如傷病和己方鬥志的缺失。
所以未來聯盟的傷病大大增加,很多看著是意外,但細細深究,卻也是累積下來的。
本來常規賽那麼多場就已經很累了,季後賽更是儘可能的延長系列賽,老黃牛也頂不住這麼操啊。
所以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球隊和球員會選擇在常規賽輪休,雖然可能對不起看球的球迷,但也是為生涯考量。
最後搞到基本是哪一支球隊能夠在一個賽季內一直保持健康就最有可能走到最後,而且還要在一定程度上具備5打8的能力,可以說運氣跟實力都是缺一不可的。
雷霆這幾年就是倒在了這個上,當然判罰方面雷霆也得過不少利,揪著這個反倒有點得了便宜賣乖了,更可惜的還是在於傷病上面,而這是人為所不能控制的。
畢竟未來馬刺那麼省著用倫納德他也沒少受傷,很多時候都是帶傷出戰的狀態,在那次西決被墊腳之前本身也有傷,21年季後賽的戰神卡也是因為突如其來的傷病成了限定版。
所以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如果沒有系統的話,李聖真不敢保證自己一定就能夠取得成功,哪怕現在讓他去帶馬刺隊都是一樣。
系統的存在,則可以說是給他加上了許多道保險,最起碼規避意外風險的能力大大增強了。
能夠儘可能排除掉傷病對球隊的影響,這就已經足夠一大利好了,更不用說別的方面。
但即便如此,也不是說什麼事情都不做就能這樣紙上談兵直接功成。
比賽還是需要靠人去打,而且要一場場慢慢打下去。
不過李聖接下來首先需要面對的卻不是比賽,那還是明天的事情,而是來自於國內媒體的採訪。
要說起來,這幾個國內派遣來的記者對他可是都有不少怨言了。
今天不算,因為突然遇到了威少所以他們也跟著跑去採訪繼而錯過了李聖,是他們自己的問題,但是前面幾次,從邁阿密到聖城,從聖城再到俄城,從俄城到布魯克林,現在又來到了奧蘭多。
好傢伙,為了一個採訪他們都快要跨越全美了。
也還好這是公幹,可以報銷的,而且只要能夠拿到採訪,這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但是問題來了,剛開始競爭的媒體其實還沒有那麼多家,尤其是在總決賽的時候,當時對於李聖的關注度還不夠高。
同時,彼時的李聖也只是馬刺的一個助教,身份地位不同,那個時候不管是企鵝體育的外派記者都可以直接要到李聖的採訪,事實上當時李聖也是滿口答應下來的。
但是計劃沒有變化快啊,誰知道現在他一轉眼成了雷霆的主教練,地位今非昔比,那之前所做的承諾還做不做數呢?
他如果願意承認那就作數,要是不承認他們也沒辦法不是。
即便他們在國內從業者中屬於佼佼者了,可面對李聖這樣明顯已經一步登天成為行業頂層的人物,尤其還是在國外,他們也只能反過來被拿捏。
所以當收到訊息,說是酒店大堂有人在等自己的時候,李聖下來就看到這裡圍了不少的人,看著全都是容易親切的面孔,有些甚至李聖算得上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