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抬頭,徐缺正好就看到了放在雅夫人床邊的一把琵琶,頓時心中便有了念頭。
既然雅夫人一向最喜歡的是才子佳作,對於詩詞曲賦也都有很深的造詣,那麼自己就這麼辦。
打定了主意,徐缺便輕輕地捧起了雅夫人的面頰,溫柔而又輕聲地說道:“此時豈能沒有樂曲?不知夫人可否為我彈一曲琵琶?讓我尋些靈感,正好為你寫一曲《琵琶行》如何?”
“官人!妾身遵命!”
雅夫人也正是好這一口,知道徐缺才華橫溢,出口成章,一步就能念出一首名垂青史的千古佳作來,便立刻翻身起來,拿起床腳的琵琶,抱在手中,詢問徐缺道:“官人是要快調,還是慢調?”
“慢調!你隨我琴聲即可……”
說罷!徐缺也翻手將自己的古琴給弄了出來,按照《琵琶行》的內容自動地生成了一首樂譜,撥弄一下琴絃,曼妙琴聲嫋嫋傳出。
與此同時,雅夫人眼眸一明,也撥動著琵琶,跟著徐缺的曲調,一邊傾聽,一邊配合了起來。
徐缺深吐一口氣,緩緩唱唸: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淡淡地曲調,隨著徐缺那高亢的唱聲,那夜中水上琵琶的孤單聲音和畫面就彷彿在眼前一般。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好一個“猶抱琵琶半遮面”,當徐缺唱到這裡的時候,故意看向了雅夫人。
雅夫人也是一愣,頓時便自己代入了歌聲當中那個琵琶女的角色當中,也很好奇,徐缺唱出這麼好聽的一首歌來,其中居然卻好像是一段娓娓道來的故事一般。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一段段,精彩卓絕,配合琵琶聲,讓人聽著心情也跟著逐漸低落了起來。好一個“此時無聲勝有聲”啊!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