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疇略一拱手,言道:“昔年,鮮卑首領檀石槐一統鮮卑,此人雄才,多為邊患,熹平六年時177年),漢軍曾派遣當時的烏桓校尉夏育、破鮮卑中郎將田晏、匈奴中郎將臧旻共擊檀石槐,然而皆遭慘敗,回朝士卒十不存一,其勢大盛!然而檀石槐在光和四年181年)去世後,鮮卑便即衰落。”
“檀石槐的兒子和連繼位,和連死後,因兒子騫曼年幼,故而兄子魁頭代立,和連兒子騫曼長大後與魁頭爭鬥,兩敗俱傷。魁頭死後弟弟步度根立,此時鮮卑已經分裂,步度根威信很低,又想統一鮮卑,重現檀石槐時期的鼎盛,卻有些無可奈何。”
“鮮卑現在是一個怎樣的局勢分佈?”曹彰追問到。
“閻剛方久在邊陲,想必更為熟悉當前局勢,便請他來說吧。”田疇非是不知,而是守謙退之節,他本就無意再次出仕,此時只不過是因夏侯惇之故暫為曹彰幕僚罷了,開啟話頭子便行了,自然不用太過耀眼。
曹彰點點頭:“閻將軍,便請你說說吧。”
“諾。”閻柔拱手一禮,而後言道:“步度根雖據彈汗山單于王庭,其眾亦甚,然鮮卑還有扶羅韓與軻比能可與之相抗衡,扶羅韓和步度根是兄弟,而軻比能則是因為能力出眾,不斷發展壯大起來的,三者之間互不服從,各據兵馬,其中以步度根與軻比能實力最強,扶羅韓勢力稍弱,此次與烏桓能臣氐聯手進攻漁陽的便是扶羅韓的人馬。”
“除卻這三部之外,還有東部鮮卑三部,素利、彌加、闕機,部眾分佈在遼西郡、右北平郡、漁陽郡三者塞外,實力更次一等,不過此三者多有聯合,故步度根、軻比能少有侵之。此三部與我等相對親密,子泰先生所言‘他軍’想必便是這三部吧?”
閻柔望向田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田疇點頭稱是:“然也。”
豈料閻柔搖搖頭,無奈地說道:“早在扶羅韓與能臣氐聯軍入侵之初,鮮于輔將軍便派人聯絡了三部,然而三部皆不願前來,唯有闕機本來還有意願,卻見素利、彌加皆不發兵,他也退縮了。若然能招三部兵馬,我又何以千里迢迢往鄴城求援啊,唉!”
堂上眾人一聽此言,嘆氣者有之,無奈者亦有之,就連曹彰聽到這裡,都不禁皺了皺眉頭。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世間又豈有亙古不變的道理?”一片沉寂之中,一道聲音破空而響。
曹彰聞言,陡然間福至心靈,腦海之中千迴百轉,好似黑夜之中抓住了點點光亮一般。
“那時我軍兩戰兩敗,其軍不來,此時我軍援兵已至,護烏桓校尉牽招更在途中,形勢已變,若再召之,其軍未必不來,甚至,素利三部或許還盼著君侯派人去召呢。”
對啊!
曹彰眼前一亮,哪裡還能不明白,順著方才聲音看去,笑道:“子烈明於見事至此耶!”
程武聞言,拱手輕笑,卻也當之無愧。
程武一句話點醒夢中人,之前幽州局勢緊急,鮮于輔兩戰兩敗,素利、彌加、闕機不知幽州形勢如何變化,自然不敢隨意動作,否則惹火上身,非全己之道。
而此時曹彰大軍將至,正是局勢轉機之時,但凡彼輩不是愚蠢之人,是否出兵自會再作考量,此乃大勢!
以兵攻敵,下也;以謀克敵,次也;以勢制敵,上也!
喜歡魏虎請大家收藏:()魏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