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大部分其實說得沒錯。
但是他有一點沒搞明白。
他與曹操之間,曹丕與曹彰之間,其實並不一樣。
而且,還有一點最重要的。
自古及今,許多事情,其實並非是人力本身所能決定的。
當我感受到了威脅的可能,我就會為了保護自己而採取一些措施,這是處於自我的本能。
反過來說,當你看到了這些措施,這個時候,你也同樣感受到威脅可能的,你也同樣會為了保護自己而採取一些措施,這依舊是本能!
然而尋根溯源,其實我與你之間,或許都沒有對彼此有多少壞心思……
一切的一切,都源自於那份天然的對立!
而這份天然的對立再追溯的話,就是來源於曹彰想要掌握自己命運的決心!
我命在我,無可厚非。
但是同樣的,每個人都希望“我命在我”,而這就必然導致對立。
曹丕和曹彰的對立是必然的,除非一個人放棄“我命在我”!
但是,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古往今來又有幾人能放心刀劍操之在彼而非操之在己呢?
這就是人性,僅此而已。
曹彰看著夏侯惇面露喜色的樣子,心中感覺頗為寬慰。
他所言並非假話。
曹彰可以坦坦蕩蕩地說上無數遍“人不負我,我不負人”!
而且言行一致,絕無絲毫問題。
不僅僅是因為對眼前這個知天命老人的承諾。
更是因為有一件事曹彰心裡非常清楚。
曹丕只是在猶豫,在躊躇,在徘徊!早晚有一天,他必然會因為感受到威脅的可能,而採取一些“措施”的!
如果概括點說的話,那就是,安全感只來源於自己手中的“刀”,而不來源於別人手中的“刀”,而所有人都想要這把“刀”……
從夏侯惇府上出來,曹彰直奔城外。
在鄴城之內,礙於規矩,緩步而行,一出城門,曹彰一抖馬韁,忽雷駁好似快被憋壞了一樣,撒開蹄子便跑,轉瞬之間,速度便如同電光火石一般,疾馳而去。
忽雷駁神速,十里地的距離,對於單人獨騎而言,根本算不得什麼,不到一刻鐘便到了。
曹彰望著眼前的村落,依山傍水,田地圍繞周邊,人群三三兩兩地走在一起,村子雖小,卻一片祥和。
觀其屋舍,這村子大概只能容納三百戶人的樣子,與其說是村子,不如說是一個小聚落來得合適。
曹彰翻身下馬,牽著忽雷駁向村子中走去,三三兩兩的人群明顯有著刻意的避讓,不希望與曹彰接觸。
曹彰倒也不惱,頗能理解。
雖然他現在一身勁衣便裝,但是忽雷駁的高大威武卻是一看便知,身長一丈,高約八尺,身上虎斑豹紋夾雜,顯而易見的龍駒異種。
只要腦子不傻,一看就知道曹彰來歷不凡,一般老實人自然不願意與這種人接觸,以免引來不必要的禍端。
當然了,世界上總是不老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