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哉,廣平侯!”閻柔撫掌喝彩。
閻柔帶頭,許多人皆隨之紛紛喝彩。
曹丕見狀,笑著點點頭:“子文勇氣可嘉也!暫且安坐。”
緊接著,曹丕掃視了一眼在座眾人,神情肅斂,說道:“此番鮮卑烏桓作亂,出兵自然是一定的!”
曹丕說到此處,故意停頓了一下,方才繼續說道:“然而,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察也。何時出兵,出兵多寡,將帥何人,如何用兵,糧草供給,等等之事,皆要計議妥當,方能萬無一失。”
“我軍方歷大戰,士卒死傷頗多,且糧草輜重損失無數,雖然打退了敵軍,卻也是疲敝困窘之時,諸公還需不吝智謀,齊心協力,以定國事,切不可輕佻果躁,疏忽大意,一旦有失,殞身致敗,社稷傾覆,實非我等所願也。”
曹丕言辭肅穆,竟有一種煌煌大氣之勢。
“鄴侯英明!”眾人聞言,躬身回應,異口同聲。
曹彰也隨之而動,不過低著的頭,臉上卻是青紫變幻,極為好看。
曹丕的話雖然明智大氣,但是話裡話外,卻透露著對曹彰的敲打。
說他輕佻果躁,莽撞大意。
曹彰自然明白,這無疑是曹丕對他的警告。
曹丕雖然因為董昭之諫,而心態放寬,但是心中多少還是有些情緒在那兒的,因而正值此時,曹丕先對曹彰笑臉相迎,而後一番言語敲打,同時還打擊了他在在座文武之中的聲望,實在是信手拈來,恰到好處。
曹彰腦海陡然清明,他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還是有些小瞧自己這位兄長了。
這種心態實在要不得。
“鄴侯,以閻將軍所言,鮮卑烏桓聯軍至少有三萬之眾,且軍隊皆是騎兵,如今鮮于輔將軍麾下僅剩萬餘人,我軍此次北上援救,末將以為,出兵至少應當在一萬以上才是!”韓浩第一個站起來討論正經話題。
“一萬之兵是否太少?”曹丕點頭卻暫不言語,溫恢試探地說道,畢竟他對軍略具體問題不太擅長。
韓浩搖搖頭,無奈地說道:“若是可以,當然是越多越好,只是我軍剛經歷大戰,損失實在頗大,如今整個鄴城兵馬只有一萬五千人不到,而其餘駐地,黃河、黎陽、陰安、內黃、蕩陰,乃至於平原,幾乎都不可輕動,否則難保河南不會立即捲土重來。”
韓浩這個演算法其實還是包括了曹彰新掌之兵三千人在。
曹氏目前而言,實在是軍隊不繼,赤壁損失太大,二十萬大軍幾乎灰飛煙滅,如今河南之地盡在劉協掌中,僅憑河北之地,兵力補充實在是頗為困難、緩慢。
“一萬人其實夠了,我軍現在主要是兵員不繼,但是兵器、鎧甲、器械、馬匹都是比較充足的,這一萬人,如果將兵器甲冑配備精良,多予強弓勁弩、大盾長戟,再挑出善騎者五千人以為騎兵,以此之軍北上,與鮮于輔相合,硬實力上應當是差不多的。”
程昱緩緩地說著,他雖然因為年紀大了,話說得慢,但是一旦思考,還是說得很清楚明白的。
“而且我等還可以藉助異族之力!”田豫緊接著說道。
“國讓此言何解?”曹丕頓時來了精神。